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最近十年以来网络文学和影视产业迅速发展。网络文学中的“东方玄幻”文学日渐增多,近几年来《鬼吹灯》《白蛇传》等网改剧、《大鱼海棠》《大圣归来》《哪吒》等国产动漫大热,妖怪形象成为了一种吸睛的法宝。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众多的妖怪形象。在这些形象中,有很多都与中国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但在日本的文学影视作品不仅融入了传统的妖怪形象,而且他们在设计、塑造、创新妖怪形象有着丰硕的成果。比如享有盛名的《千与千寻》、经久不衰的《犬夜叉》、近十年大火的《夏目友人账》、以及风靡一时的手机游戏《阴阳师》等作品,在传播日本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宣传本国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商业价值。可以看出,日本在塑造妖怪形象这一方面,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对我国在文学影视作品的借鉴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外对于妖怪的先行研究,尤其是日本从自19世纪末井上圆了创立“妖怪学”以来,日本的妖怪研究在柳田国男、小松和彦等学者的努力下持续发展,并经历了“科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的三次转向。日本的妖怪学研究者认为,研究妖怪,实际上是为了研究人,研究人类社会。现代日本妖怪学集大成者“新妖怪学”的创始人小松彦和阐述了妖怪生成的基本原理,在于人的“警戒心与不安”,又将研究对象“妖怪”界定出三个维度,其中将“被造型化了的妖怪“又进一步细化区分,旨在通过构建日本本国的妖怪图谱,探讨日本文化,剖析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基本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中国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与日本的民间灵异故事集《怪谈》为例,分析中日妖怪文学中所塑造的妖怪形象的不同以及产生不同的原因,为现代中国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妖怪形象的塑造提供新的思路。首先简述《聊斋志异》与《怪谈》比较的可能性和价值性。其次通过查询相关研究书籍等资料,从妖怪的种类、性格、化形、女妖的形象、复仇观念、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再构建等六个方面,具体分析《聊斋志异》与《怪谈》中的妖怪形象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最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挖掘日本的妖怪形象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继承和创新对中国的文学影视的启示,为我国文学影视的妖怪形象的塑造提出具体的建议。
预计解决的难题: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本查阅相关新闻报道、评论、相关课题的研究论文,使用上网查阅资料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阅读与课题相关书籍资料,利用互联网条件,查阅外文文献和资料。最后在此基础上,以《聊斋志异》与《怪谈》为例,分析中日两国妖怪文学作品中妖怪的形象的区别,并得出对中国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妖怪形象的塑造的启示。总结归纳,提出个人建议,完成毕业论文。
技术路线: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经过大学的学习,掌握正确撰写论文的方法,通过学习,学会用正确的日语语法写论文。
2、了解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3、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电脑等工具查找撰写论文所需相关文献资料,充分利用参考文献做研究考证工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今敏のアニメ映画の美意識に関する一考察开题报告
- 翻案小説『李陵』から見る中島敦の自己矛盾开题报告
- 『竹取物語』における中国文化の受容――「月」のイメージを中心に开题报告
- 日本の化粧品ブランドの中訳戦略について――スコポス理論の視点から开题报告
- 『千羽鶴』における女性像――主人公の人生観に与える影響を視点に开题报告
- 日本デザインにおける禅の美学思想――無印良品の「簡」と「空」を例に开题报告
- 中日企业社会责任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
- 中日文学作品中妖怪形象的对比研究–以《聊斋志异》与《怪谈》为例开题报告
- 渡边淳一小说中的死亡美学——以《无影灯》、《失乐园》与《魂断阿寒》为中心开题报告
- 不同水平日语学习者的“填充词”使用情况研究;習熟度別に見た日本語学習者のフィラーの使用実態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