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锦鲤”现象背后的仪式化消费心理开题报告

 2024-06-19 21:25:07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锦鲤”现象席卷网络,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人们热衷于转发“锦鲤”图片、参与“锦鲤”抽奖,祈求好运降临。

这种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代人面对社会压力和生活焦虑时,寻求心理慰藉和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仪式化消费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国外学者较早在宗教和民俗研究中关注到仪式行为。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锦鲤”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传播学领域,较少从仪式化消费角度进行探讨。

部分学者将“锦鲤”现象视为一种网络迷信,分析其传播机制和社会影响,例如,有学者从网络亚文化的角度解读了“锦鲤”现象,认为其是年轻人表达焦虑和寻求认同的一种方式[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锦鲤”现象的研究现状,以及仪式化消费、消费心理等相关理论,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并收集整理与“锦鲤”现象相关的网络文本、新闻报道、社交媒体数据等资料,为案例分析提供素材。

其次,选取典型的“锦鲤”现象案例,例如“支付宝锦鲤”、“微博锦鲤”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仪式化消费特征、营销策略以及社会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的创新:-从仪式化消费的视角出发,将“锦鲤”现象置于更广阔的消费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突破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传播学领域的局限,为理解“锦鲤”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2.研究内容的创新:-将“锦鲤”现象与仪式化消费理论相结合,深入分析了“锦鲤”现象的仪式化消费特征,揭示了其背后的消费心理机制,丰富了仪式化消费理论的应用领域。

-探讨了“锦鲤”现象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分析了商家、网络平台和消费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为引导理性消费、促进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雷兴虎,刘梦迪,彭泗清.仪式消费、自我提升与品牌忠诚:符号价值的中介作用[J].管理评论,2020,32(01):153-163.

2. 谢静,朱艳.仪式性消费:概念、维度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18,41(01):226-232.

3. 刘雄飞.仪式消费行为及其动因研究综述[J].消费经济,2017,33(04):14-21 3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