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在中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中层阶级返乡和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民宿旅游作为市场上璀璨的新星,成为乡村旅游的下一个风向标。虽然国内民宿到目前来说只有 20 多年的历史,民宿最初的形态是农民利用闲置的房间装修后来招待旅游消费者。随着近年来政策的引导和消费需求的改变,国内民宿正从缓慢发展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这股风愈吹愈烈。
据调查,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占总接待人数的 1/3,从经济和旅游角度来说,民宿是现在比较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可以促进农村经济业态的转变。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选题的工程项目属于大型综合性建筑室内设计。建筑物属性为酒店(会所或文化、商业、中心或者是集群、组合式乡村传统民宅)建筑等,是包含精品、特色酒店、客房空间和会议、餐饮、康体、娱乐、办公等综合服务设施空间部分。
1.本选题为大型综合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容量大、水准高、综合性强。可根据选题及和子课题组设计内容的性质、目的、要求,采取系统科学与视觉统一设计的方法,把握室内空间的组合特性,满足使用者对室内使用功能、级别的需求、视觉审美的需求乃至地方经济发展战略需求……。
2.计不拘一格,在开放理念上应把握设计的主流与发展趋势,突出创意设计,但应顾及行业、地域、本土、旅游、涉外的特性,政策法规、经营方式及管理规范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文献分析法
通过阅读大量的关于民宿旅游的国内外文献,了解分析民宿的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查找国内民俗旅游发展成熟地区,日本、台湾、厦门鼓浪屿、浙江莫干山、云南丽江等地民宿发展的相关资料,借鉴其发展成功的经验,为苏州望亭民宿发展提出建议。
4. 参考文献
[1][英].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M].冯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程大锦, 乐民成编译.《室内设计图解》[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产业、雷尼编译.《现代酒店空间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5. 工作计划
(1)方案构思和一草阶段
第1—2周(3月5日—3月16日):设计实务讲座,下达任务,熟悉图纸,查找资料,构思草图。
第3—4周(3月19日—3月30日):设计实务讲座;改一草(各层地平面、天花平面),交一草、改一草,交课题报告一份(3000字左右)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