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空间设计—归故里开题报告

 2022-12-05 10:35: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1、宏观背景在中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中层阶级返乡和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民宿旅游作为市场上璀璨的新星,成为乡村旅游的下一个风向标。虽然国内民宿到目前来说只有 20 多年的历史,民宿最初的形态是农民利用闲置的房间装修后来招待旅游消费者。随着近年来政策的引导和消费需求的改变,国内民宿正从缓慢发展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这股风愈吹愈烈。据调查,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占总接待人数的 1/3,从经济和旅游角度来说,民宿是现在比较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可以促进农村经济业态的转变。民宿旅游以更具特色的休闲体验产品和亲情化的服务,更符合城市居民的消费心理需求。民宿旅游是民宿作为旅游市场的“新宠儿”,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在民宿旅游景区的开发中,民宿渐渐成为景区的核心吸引力,譬如莫干山民宿、韩国北村韩屋村、日本古川町等,民宿已经成为政府和开发商开发旅游景区强有力的武器,小民宿撬动大旅游的时代已经来临。2、微观背景从各地民宿数量规模上来看,民宿数量 3000 家以上的有北京和丽江两地, 2000 家以上的有厦门、大理和嘉兴三地。其中浙江的旅游民宿,以裸心谷、安吉帐篷客最为著名,吸引江浙沪以及全国的游客前往。从地域上来看,民宿分布主要集中在旅游业发达的地方,这一分布特征与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现状相吻合。综合国内民宿发展成熟地区来看,民宿在经营模式、形式特色、相关政策和管理部门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相对于苏州的旅游民宿来说,已经出台相应办法措施,但是在其他方面仍有很多问题。通过对这些方面问题的研究,可以为苏州民宿旅游的发展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推动苏州民宿的发展,满足游客需要的同时又带动旅游和经济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民宿旅游的成功案例,借鉴其成功的经验,调查分析旅游者的特点及消费心理、对民宿的关注点、民宿特色等,并结合苏州望亭当地的发展情况,为苏州望亭的民宿旅游开发提出建议及相应的策略。并且对望亭乡村旅游民宿进行研究,重新梳理原有的思路,探索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使其促进望亭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又能持续发展当地的经济。

(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目前国内对民宿的研究一般是从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去研究,通过对民宿发展良好地区民宿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及对策。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市场营销中产品开发策略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针对苏州乡村旅游民宿的开发进行分析,并从市场导向的趋势出发,为其发展提出对策模式,促进苏州民宿旅游的发展。2、实践意义目前,民宿旅游深受旅游者的喜爱,民宿在国内的起步虽然晚与国外和台湾地区,但是近些年国内民宿业发展迅猛,最具代表性的是浙江莫干山的民宿,裸心谷,厦门鼓浪屿、云南大理、丽江等地。之所以民宿旅游受到广大旅游者欢迎,必然有一定的市场在推动其发展壮大,同时也是民宿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国内民宿旅游发展成熟的地区,分析旅游者特征、消费心理以及对民宿特色和关注点的选择,了解民宿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为苏州民宿旅游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还可以为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有关信息,方便其经营和管理,并且可以促进民宿不断地发展,为当地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让民宿旅游在旅游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选题的工程项目属于大型综合性建筑室内设计。建筑物属性为酒店(会所或文化、商业、中心或者是集群、组合式乡村传统民宅)建筑等,是包含精品、特色酒店、客房空间和会议、餐饮、康体、娱乐、办公等综合服务设施空间部分。学生按照各自题目采取真题、真题假做、独立命题的形式,将毕业设计选题推进到一人一题(或3人一个课题组)的个性化副标题程度;各组空间性质适度调整,内容按高级、特色标准设置;本任务书统一下达,小组学生在教师作针对性的指导下,理解题目,明确任务,并展开毕业设计(附图纸、设计条件与要求)。

预期目标

毕业设计是专业设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本科教育前7个学期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拓展,是具有高素质、综合能力的应用创新型设计人才的设计水准在终点前夕冲刺强化和提高。 1.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创造空间、营造美好环境的综合艺术设计能力。 2.提高文献检索、调查、收集、研究并运用资料的初步科研能力。 3.具有综合分析并制定符合实际的方案或文字论证、说明能力。 4.掌握室内装饰工程的协调配合知识和处理室内空间关系及效果的能力。 5.进一步提高创意设计能力,手绘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的表达能力。 6.城乡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能力的拓展,具备一定的景观设计能力。 7.在完成室内重点空间的设计以后,对室内软装有一定程度的设计、制作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民宿和都市依托型等概念做出分析界定;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民宿旅游者特征、对民宿类型的选择等;最后借鉴台湾、浙江、厦门鼓浪屿、云南丽江等地的发展的相关经验,为苏州民宿旅游发展提出发展策略及建议。

1、文献分析法通过阅读大量的关于民宿旅游的国内外文献,了解分析民宿的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查找国内民俗旅游发展成熟地区,日本、台湾、厦门鼓浪屿、浙江莫干山、云南丽江等地民宿发展的相关资料,借鉴其发展成功的经验,为苏州望亭民宿发展提出建议。

2、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民宿旅游者特征、对民宿类型的选择、民宿特色、旅游者在民宿价格、交通等关注点的重要程度、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为苏州望亭民宿提出反战策略及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英].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M].冯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程大锦, 乐民成编译.《室内设计图解》[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产业、雷尼编译.《现代酒店空间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4]郝树人.《现代饭店规划与建筑设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金江波、潘力:.《地方重塑:公共艺术的挑战与机遇》[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 [6]王奕.《酒店与酒店设计》[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7]汪克会,文脉旅游应用研究综述[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 [8]张娟娟 , 地方文脉在空心化村庄旅游开发中的应用[J]. 长沙大学学报,2016(7)

5. 工作计划

(1)方案构思和一草阶段第1—2周(3月5日—3月16日):设计实务讲座,熟悉图纸,查找资料,构思草图。 第3—4周(3月19日—3月30日):设计实务讲座;改一草(各层地平面、天花平面),交一草、改一草,交课题报告一份(3000字左右)

(2)确定设计方案和二草正草阶段第5—6周(4月02日—4月12日):改二草(各层地平面、天花平面、主要空间立面),交二草。第7—8周(4月16日—4月27日):正图制作阶段,交建筑室内速写20幅。交专题论文。 (3)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第9—9周(4月30日—5月4日): (4)正图阶段第10—11周(5月7日—5月18日):检查正草,绘制正图(A1图纸)第12—13周(5月21日—6月1日:绘制正图(A1图纸) (5)成果制作与毕业答辩阶段第14—15周(6月3日—6月15日):制作标书,准备答辩 第16—16周(6月日—6月日): 毕业答辩、成绩评定与推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