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主题为滨水公共景观改造设计,探讨水体与城市文化、宜居生活、生态建设的关系,并进行场地空间改造策略探索。基地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城南河上河街段,基地所在的城南河总长2.8公里,源于老山,流经浦口,汇入长江,自西承接江浦老城的历史人文,向东激发江北新区的研创经济。在城市区域层面,该片区属于江浦老城中心区、江北新区与浦口区共建区范围。
本课题选取其中的南京市浦口区城南河上河街段,课题为设计滨水公共景观改造设计,旨在研究城市更新发展与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之间的内在逻辑,探讨江浦老城与城南河上河街段内在脉络与文化内涵,设计出适应时代要求并能体现城市特色内涵的滨水公共景观改造设,从文化空间、宜居生活空间、城市更新、线性景观、融合共享等关键词入手,立足于推动城市空间有序更新、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保护山水格局、彰显文化底蕴、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具体落实于梳理滨河空间格局、交通组织,场地设施完善措施,地域性文化景观显性表达,景观设计等技术工作。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选题关键问题
南京市浦口区城南河上河街段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特色地域文化,带动江浦老城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助推地方人民享受景观设计带动城市更新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带来的红利。课题设计时需要:①整体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系统,让设计场地的景观与城市肌理有机交融,使设计与场地周边整体设计相协调;②深度挖掘沿线地域传统文化,把当地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打造地方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场地与文化的融合,助力城南河上河街段与浦口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统筹融合。
课题难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从城市更新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完整的景观设计改造体系,以人本角度出发,以人为本,解决街区与城市矛盾,为城南河滨水文化景观带注入新的生命力。在杭州著名的城市滨水空间——钱塘滨江步道进行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中表明,钱塘滨江步道作为一个旅游、休闲、娱乐的空间,居住5公里以上的游客约占50%,当地居民约占50%。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差异,钱塘滨江步道的占用在夜间达到高峰。对于居住距离较远的人群,主要依赖于自驾出行,这就导致了与城市交通联动和停车场相关的两个关键问题。结果还表明,102名受访者对景观、配套设施和道路功能的印象都很好。然而,公共服务和主要设施应得到改善,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此外,重要的是,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分层和集聚现象,可以将相似的方面(如休息座位数量、休息座位风格)合并到同一集群(如休息座位)中,以供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时考虑。本研究对城市滨水空间的改造也有一定的启示[1]。
在上河街景观设计的规划设计中,无论是道路的流畅性、节点的整体性、空间形式的多元化还是空间使用的人性化、设计本身的地域性、生态性都必须要切实把握。景观规划设计过程是物质与精神结合的结果。为阐述这一观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的作者西蒙兹指出我们的思维先回到人的动物的本性上,但同时强调人又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优越性,即具有“通过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渴望秩序和美的精神追求,“人类最重要的本能--生存的原因和成功的关键--是特有的感知和推断能力,感知(一个人觉察自己所有状况和适用条件)和推断(通过推理得到一个恰当的方法)是规划的灵魂。”感知即对客观存在的规划场地的感性认识:推断,理性的分析和寻找对策的过程,一个与自然融合的规划设计二者缺一不可,在西蒙兹看来,场地自然因素地形、水体、植物、天空、气候条件等是规划设计的物质基础,理解它们的景观特征对规划设计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西蒙兹提出一个成功的场地规划设计不仅是“物质”的过程,也需要“精神”的满足,他认为,作为规划设计师,“我们不只是处理区域、空间和材料、不仅针对木能和感觉,还要有理念和意识……必须满足人类的希翼和渴望”,因为“饱含感情的规划可以激励人们勇往直前,甚至使人们的灵魂提升到一个理想的世界” [2]。
此设计中将遵循《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考虑植物的群体美、个体美,设计优美的林冠线,保证四季有景、三季有花,植物种植层次分明。依据不同区域的功能作用,进行植物配置。选用乡土植物,依据植物自身的生理学,合理配置,注重景观性与生态性。植物是逐年生长的,但其生长速度各有不同,种植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若干年后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为植物生长留足一定的空间。但在有些重要地段,为了兼顾到近期绿化景观效果,种植设计时,也可适当考虑提高种植密度或栽种速生快长植物[3]。同时也可以使用植物及植物工程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利用微生物净化功能来治理河道污染[4]。
4. 研究方案
上河街公共景观改造设计需明确概念设计、完善空间序列组织,规划好空间布局这几方面工作。首先,明确概念设计。主要是明确在上河街公共景观改造设计的精细化设计理念。其次,完善空间序列组织。针对空间序列组织设计需结合周边交通枢纽及区域发展形态视角来进行空间塑造。最后,在规划空间布局,合理规划滨水区、中央景观区域,形成完善的绿化景观系统。
设计方案:设计前将进行详细的资料分析,包括区位分析、场地分析、政策分析、SWOT分析,把握设计难点及重要点,保证站前上河街公共景观改造设计与城市文化紧密融合,与城市发展高度衔接,交通流线清晰易达,功能分区合理,空间设计以人为本,进而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的出游环境,给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憩场所。
研制方案:本方案将通过严谨的场地分析进行场地设计,以城市更新为设计主题,从城市文化中找到灵感,在场地构建对称型的线条设计元素。把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划分功能区,满足不同人群交通集散、文化展示、交流休闲等需求,圈画轴线,植入节点,打造核心景观,设计连续景观序列。而后通过植物造景、场所艺术、人文植入等手段对景观风貌进行提升与构建。再通过搜集资料、调研场地等途径,找寻设计地块闪光点,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加深人们对场地的认识,实现景观改造和文化融合,助力景观改造与南京市浦口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统筹融合,提升城市形象,传承城市地域性文化。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根据选题要求进资料归拢、查询与收集
第二周: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撰写开题报告
第三周:研究电子地形图,并查找相关设计案例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