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是由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virens)引起的水稻重要真菌病害之一。
稻曲病菌侵染水稻穗部,导致谷粒变成墨绿色孢子球,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significant经济损失。
因此,对稻曲病菌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稻曲病的防控和水稻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稻曲病是世界范围内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其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群体遗传结构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例如,王晓鸣等(2005)研究了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明确了其生长发育规律和侵染循环;李云等(2010)利用RAPD标记技术分析了不同地理来源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发现稻曲病菌群体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化;张建等(2015)利用AFLP标记技术构建了稻曲病菌的遗传图谱,并定位了多个与稻曲病抗性相关的QTL。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稻曲病菌的不同地理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开展以下几方面研究:
1.筛选高多态性SSR标记:根据稻曲病菌基因组序列信息,设计合成SSR引物,并利用PCR技术对不同来源的稻曲病菌菌株进行扩增,筛选出具有高多态性的SSR标记。
2.分析稻曲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利用筛选得到的SSR标记,对不同地理来源的稻曲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稻曲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分化情况。
3.探讨稻曲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致病力等因素的关系:分析稻曲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其地理来源、致病力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稻曲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控策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如下方法与步骤:
1.试验材料收集与处理:-从不同地理区域采集稻曲病菌样品,并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稻曲病菌纯培养物。
-记录样品的采集时间、地点、寄主品种等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2.DNA提取与SSR引物筛选:-利用试剂盒提取稻曲病菌基因组DNA,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DNA的完整性和纯度。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次利用高通量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稻曲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高多态性SSR标记,为稻曲病菌的快速鉴定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2.结合稻曲病菌的地理来源、致病力等因素,深入分析其群体遗传结构和分化规律,为稻曲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控策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3.为SSR分子标记技术在稻曲病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推动稻曲病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彭 堃,王 倩,周忠实,等. 基于SSR标记的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J]. 植物保护学报, 2022, 49(1): 163-173.
2. 王 倩,彭 堃,周忠实,等. 稻曲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对稻瘟灵敏感性变异研究[J]. 植物保护, 2021, 47(6): 100-107.
3. 刘 迪,王 倩,周忠实,等. 稻曲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J]. 植物保护, 2021, 47(3): 244-25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