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酸雨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我国是世界上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是酸雨污染的核心区域,而南京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其酸雨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小麦作为南京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关系到南京市的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酸雨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其对农作物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国内外学者围绕酸雨对农作物的致害机理、影响因素、产量预测模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南京地区为研究区域,以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方法,分析南京地区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成因及未来趋势,评估酸雨对南京地区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并预测未来酸雨背景下南京地区小麦产量变化趋势。
1. 主要内容
1.南京地区酸雨现状分析:收集整理南京地区近几年的酸雨监测数据,分析南京地区酸雨的pH值、酸雨频率、酸雨强度等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污染物排放数据等分析南京地区酸雨的成因,利用模型预测未来南京地区酸雨的变化趋势。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展开:
1.文献综述阶段:查阅国内外关于酸雨和农作物产量影响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2.数据收集与处理阶段:收集南京地区近几年的酸雨监测数据、小麦产量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施肥量数据等,并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预处理,为后续分析做好准备。
3.南京地区酸雨现状分析:利用收集到的酸雨监测数据,分析南京地区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污染物排放数据等分析南京地区酸雨的成因,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预测未来南京地区酸雨的变化趋势。
5. 研究的创新点
1.将酸雨与小麦产量结合,以南京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酸雨对南京地区小麦产量的影响,揭示酸雨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素及最终产量的影响机制,为南京地区酸雨污染防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将结合计量经济学模型、空间分析技术、预测模型等多种方法,对南京地区酸雨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化分析,并预测未来不同情景下酸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制定更加精准的酸雨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不仅关注酸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还将分析影响酸雨对小麦产量影响的关键因素,如酸雨强度、持续时间、小麦品种等,并结合南京地区小麦种植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园园,张倩,王玉杰,等.近50a中国酸雨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1):5079-5089.
[2] 银燕,李文红,苏盼,等.基于SPEI的近50a关中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酸雨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43(03):163-172.
[3] 黄毅,徐静,朱彬,等.2013—2020年长三角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44(01):82-8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