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种间杂交重组自交家系NJRILNP群体定位大豆种子性状QTL开题报告

 2023-02-10 16:11:3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祖先种,在耐逆性、高蛋白含量等方面表现突出。

由于野生大豆种子较小,典型野生豆百粒重只有1-2克,还具有黑皮、有泥膜、黑脐、硬实等特点,而这些多是大豆育种家眼中的不良性状。

定位这些种子性状的QTL,有利于了解其遗传规律,为野生大豆育种利用提供指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通过2个关联重组自交系群体NIRI4P、NJRINP定位与野生大豆相关的小粒、黑皮、有泥膜、黑脐、硬实等种子性状的QTL,揭示野生大豆种子性状的遗传基础。

2、研究内容1)2个关联重组自交系群体百粒重QTL定位2)野生大豆种皮色、泥膜有无性状QTL定位3)野生大豆硬实特性的QTL定位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野生大豆小粒、黑皮、有泥膜、黑脐、硬实等种子性状的遗传规律。

拟通过2个关联重组自交系群体NIRI4P、NJRINP相关性状基因/QTL定位来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利用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已创建的重组自交家系群体及其遗传图谱,采用连锁定位方法研究大豆百粒重、种皮色皮、泥膜有无、硬实等种子性状的遗传。

主要包括表型数据获得及统计分析、QTL定位分析。

2、技术路线与实验方案本设计主要包括2个环节,一是对NIRI4P、NJRINP群体进行种子性状调查;二是利用软件和已有图谱进行目标性状QTL定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材料有特色,利用野生大豆PI342618B与南农493-4、南农86-4杂交育成2个关联的重组自交家系群体,结果可相互验证。

2、已构建高密度图谱,通过定位可将目标基因定位在较小的染色体区段上。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4年7-12月,进行前期材料准备,结合发芽试验,完成硬实性状的调查;2、2015年1-3月,阅读相关文献,整理硬实数据;3、2015年3-4月,进行两个群体的百粒重、种皮色皮、泥膜有无的数据调查,进行QTL定位分析;4、2015年5月,整理数据,准备论文初稿、修改、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