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引起的大豆根茎腐病是威胁全世界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每年导致全球十几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1]。
研究大豆疫霉侵染大豆过程中效应分子的作用机制对于进一步揭示在与寄主互作过程中的病原菌的侵染机制非常重要。
植物病原卵菌在与寄主植物互作的过程中,会分泌效应分子(effectors)[2]进入寄主细胞中,通过破坏或者干扰细胞代谢途径,在植物细胞内发挥毒性功能、抑制植物的免疫反应、帮助病原菌的侵染。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课题目标是确定在侵染寄主大豆时Avh262对大豆疫霉毒性的贡献。
内容是利用PEG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将大豆疫霉中的Avh262基因进行沉默,得到大豆疫霉Avh262稳定沉默转化子。
然后接种大豆下胚轴进行致病力测定,通过对转化子的致病性分析,确定其是否是大豆疫霉毒性所必需的效应分子。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一、大豆疫霉Avh262基因的沉默:(1) 稳定转化载体构建:将pTOR载体和Avh262反向片段连接,构建稳定转化载体(2) 大豆疫霉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培养,挑选转化子二、大豆疫霉Avh262基因稳定沉默转化子的致病力分析(1) 转化子的游动孢子诱导(2) 大豆(合丰47)培养4d,下胚轴接种游动孢子100个,25℃下黑暗放置;(3) 12h提取发病部位基因组DNA,Real-Time PCR对大豆和大豆疫霉的基因组进行对比(4) 36h拍照野生型病部的转化子致病力变化技术路线:详情见附件可行性分析:本实验已经获得相关的研究材料,所在课题组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并且所在学院的仪器设备完全能满足本研究的需求。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对大豆疫霉Avh262稳定沉默转化子的致病性分析,确定Avh262效应分子是否是大豆疫霉毒性所必需的效应分子,初步探讨其在大豆疫霉侵染大豆的过程中的毒性功能。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年9-10月:(1)稳定转化载体构建(2)大豆疫霉的转化,培养,挑选转化子2014年11月:(1)大豆疫霉Avh262基因稳定沉默转化子的致病力分析及结果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