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 原是一种局地间歇性发生的重大农业害虫,具有大区域、长距离、季节性的迁飞习性。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境外虫源地和我国水稻耕作制度的改革、品种更新以及密植高肥等措施的实行,稻纵卷叶螟在全国范围内的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成为全国主要稻区普遍性、常发性大害虫[1]。
过去数十年,昆虫学家和植保工作者对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从70年代末的全国大范围多学科协作至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利用实验室培养的稻纵卷叶螟研究光周期对其生殖能力和迁飞能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本课题以稻纵卷叶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24通道昆虫飞行采集系统的吊飞过程测试其飞行能力,设置光周期梯度得到其飞行参数,用吊飞后的虫子的交配率和怀卵率研究生殖能力。
拟解决的问题:以光周期对稻纵卷叶螟飞行和生殖能力的影响研究迁飞和诱因和起飞时期等规律。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1.供试虫源:采自江苏省农科院,实验室内利用玉米苗饲养稻纵卷叶螟的方法(廖怀建,2012)在261℃、RH 80%5%、光周期14 L:10 D(光期为06:00~20:00)的培养箱中继代饲养,成虫羽化后雌雄2:2配对,饲喂10%紫云英蜂蜜水,饲喂期间每天更换新鲜蜂蜜水。
试虫采用2日龄的雌雄成虫。
对其用昆虫飞行采集器进行飞行能力测试,2.飞行能力测试:测试仪器为24通道昆虫飞行采集系统(河南佳多公司),各处理的吊飞过程都在黑暗环境下进行,室内温度控制在261℃ , 相对湿度为70%~80%。
4. 研究创新点
本课题以三个不同光周期梯度对昆虫迁飞能力和生殖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对昆虫继代饲养,采用二日龄的昆虫在相同的条件进行实验,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若能得出光周期对昆虫迁飞能力和生殖能力的影响,对揭示昆虫的迁飞诱因和起飞规律等有重要意义。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9-2014.11:检索和阅读相关文献,为开展室内试验做准备,学习饲养稻纵卷叶螟技术。
2014.12-2015.3:进行吊飞试验,整理数据。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