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社会原因及意义
目前,经济学中通常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来衡量一国的物价水平。所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指通过对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进行汇总, 得出物价水平变动幅度以及未来变化趋势的经济指标。物价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做好稳定物价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政治经济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数据基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基于目前可以利用的数据和分析方法,试图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
①:新世纪以来物价总体呈什么趋势?有无大的波动?
②:新世纪以来,哪些商品的价格上涨的更快?哪些没有明显波动?哪些呈下降趋势?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研究文献较多,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需求函数的理论分析。马丁.施齐兹和莱塞克在《描述高通胀事件的扩展非线性反馈模型》中提出了非线性反馈(NLF)形式的一种扩展,主要描述经济中的高通货膨胀现象。预测了临界时刻的经济崩溃。加斯顿盖洛斯,尤利亚乌斯特努戈瓦将各国商品价格冲击的通货膨胀影响与2001-2010年期间的广泛结构特征和政策框架联系起来。分析表明,食品在CPI篮子中所占份额较高的经济体、燃料强度较高的经济体,以及先前存在的通胀水平,更容易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带来的持续通胀影响。
国内一些学者,针对物价水平问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关于物价水平的形势问题,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涨幅低位运行。关于中国城市和农村的CPI差异研究,从结构上分析了八大类城乡的CPI差异,认为农村 CPI 偏高主要体现在衣着类、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等四个大类,指出了农村地区通货膨胀水平偏高的具体原因。对于不同省市,八大类CPI的变化走势做出相应的分析以及预测。分析影响CPI波动的长期驱动力以及影响CPI波动的短期驱动力,解释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因素,并用各种手段对CPI的波动进行预测分析。
梳理上述文献可以发现,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问题,很多文献仅根据一两年的数据就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关于物价水平不同年度的变化趋势没有办法做到整体把握。一些文献虽然针对某些特定的省份做了相应的研究,但选用的数据过于久远,不具有时效性。并且虽然许多文献最终都对未来CPI的走势或者数值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预测,但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各个省市之间物价水平的相关性,对于各省市关于八大类商品的物价水平,很少能够做到有效的聚类分析。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研究计划
①:对新世纪以来物价总体趋势情况进行分析。
②:对于城市和农村物价进行比较分析。
5. 参考文献
[1] 姚冬梅,张前荣.2017年我国物价形势分析及2018年展望[J].科技促进发展,2017,13(11):882-887
[2] 苏剑,蔡含篇. 通胀还是通缩? ——从CPI增速数据的可比性看我国2016年通货膨胀形势[J].中国发展观察,2016(8):22-24
[3] 沈赟.中国城市和农村CPI差异研究——基于2001-2014年的数据分析[J].宏观透析,2015(4):42-4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