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开题报告

 2023-01-29 13:08:4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农村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一直发生着变化。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8220;马车#8221;之一,从一定意义来说,没有消费就没有经济发展,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约有9.3亿农村居民,数量非常庞大,农村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对我国的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以及扩大农村消费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溧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找出目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使当前的农村消费结构得到改善,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经济现状,本文以江苏省溧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江苏省溧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讨如何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以达到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目的。

1、了解江苏省溧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对近几年江苏省溧阳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

2、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分析。利用统计学模型、时间序列法、聚类分析法等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分析恩格尔系数、边际消费倾向等一系列指标指明当前的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消费结构的研究起始时间较早。19世纪中叶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183;恩格尔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变动在农民消费结构变动中在现阶段贡献率最高,它标志着农民消费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国内,著名学者林白鹏(1987)通过对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情况的分析,认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还处在以满足简朴物质生活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低级发展阶段,并且农民家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还残存着阶级差别。

赵卫亚(1999)则通过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提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 1980~ 1985年 ): 生存资料消费中 ,食品、衣着支出比例大幅度下降 ,住房支出比例急剧上升。 第二阶段 ( 1986~ 1989年 ): 物质消费支出比例趋于稳定 ,服务性消费支出比例稳定上升。 第三阶段 ( 1990~ 1997年 ): 食品支出比例波动上升 ,用品、服务性消费支出比例稳步增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将以江苏省溧阳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模型、时间序列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调研和撰写报告。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一、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背景。

二、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林白鹏. 五十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历史考察.湖南:消费经济,1987.

[2]赵卫亚.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1999.

[3]曹力群、庞丽华.中国农户消费行为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