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负荷预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我国对负荷预测的重视程度经历过一个认识的过程。
在电力市场机制下,电力公司力求及时、淮确地把握负荷变化的信息,对负荷预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也对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短期负荷由于受天气变化、社会活动和节日类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表现为非平稳的随机过程,但是影响系统负荷的各因素中大部分具有规律性,从而为实现有效的预测奠定了基础。
目前用于短期负荷预测的方法很多,较为新的算法主要有神经网络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支持向量机法、模糊预测法等。
电力负荷预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历史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时刻或时间段内的负荷值进行预测,因此,历史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预测模型是影响短期负荷预测精度的主要因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所谓预测,就是指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及研究,并运用合理的方法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对其未来发展做出预先估计和判断。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指在充分考虑一些重要的系统运行特性、增容决策、自然条件与社会影响的条件下,研究或利用一套系统地处理过去与未来负荷的数学方法,在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意义下,确定未来特定时刻的负荷数值。
提高负荷预测技术水平,有利于计划用电管理,有利于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和机组检修计划,有利于节煤、节油和降低发电成本,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电源建设规划,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研究方案
本设计将对上述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出有效的方案,控制各类元素在距离保护继电器动作时产生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仿真软件MATLAB,通过建立实际电网模型,编写仿真程序,进行仿真验证。
分析理论结果,结合电网实际情况,总结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并努力尝试将各因素综合考虑,分析解决方案。
5. 工作计划
第1周 英文文献翻译;第2周 收集并阅读相关参考文献,并撰写开题报告;第3周 上交开题报告,着手准备毕业设计;第4周 理解传统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整定计算;第5周 理解自适应保护概念,提出自适应距离保护的算法;第6周 提出自适应距离保护中分支系数在线计算方法;第7周 提出自适应距离保护中系统阻抗或运行方式的确定方法和消除过渡电阻的自适应算法;第8周 针对某一实际系统进行常规距离保护;第9周 针对某一实际系统进行自适应距离保护,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与数据处理第10周对上述问题进行整理,对整定结果进行比较,说明自适应保护的优越性; 第11周撰写毕业设计文稿,修改并提交报告终稿;第12周成果验收及资料袋检查;第13周准备答辩与成绩评定;第14周毕业设计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