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但受西方重抢救、轻康复的医疗观念影响,康复医疗器械的研究长期处于产品应用领域窄、功能不完善的状态。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我国的康复医疗器械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国家“二孩”政策的实施,每年有更多的女性进入产褥期,并且现代女性更关注身体的产后恢复质量,因此对产后康复医疗器械的研究更具紧迫性。我国康复按摩医疗起步较晚,医疗体系不够健全,前期重点工作放在重大疾病的恢复方面,对于女性的关注较少,有关学者对产后康复按摩医疗器械的研究也较少。我国对女性生育之后的康复过程较为重视,“坐月子”的静养传统一直流传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通过加强营养和锻炼,可以加快产后恢复过程,这已逐步成为共识。目前我国对于产后康复的治疗及身体按摩多采取中医针灸和产后体操、瑜伽等方式,医院用于产后康复及按摩的仪器和设备大多数以治疗为目的,治疗原理多是利用电刺激、冲击波、电磁等。根据相关医学实验数据,治疗与按摩的仪器在有关训练设备的辅助下,能够加快康复对象身体的恢复,但目前市场上产后康复按摩辅助训练仪器和设备很少。 为此,本文根据女性产后身体不同恢复阶段的康复需求,设计一款多轨迹产后康复按摩仪,使康复对象可以在机架、腹带、拉手环等的辅助和保护下,根据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姿势、轨迹、训练强度进行训练,同时也可以针对女性的身体部分进行按摩,如:手部按摩、颈部按摩、背部按摩等,使孕妇全身放松,进一步促进孕妇身体的恢复。
|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主要内容: 1、了解女性产后的康复按摩仪器的发展现状,总结前人的研究经验; 2、针对女性产后的特征对康复按摩仪进行总体方案设计; 3、掌握康复按摩仪的工作原理及各部件结构及功用,对各个机构进行详细的设计并绘制相关的原理图; 4、针对关键部件进行合理的计算及校核,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5、利用专业绘图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图纸的绘制并撰写毕业论文; 二、预期目标: 1).设计一款结构简单、功能丰富的女性产后的康复按摩仪器; 2).在设计时应从设备的结构、使用的材料、制造工艺、可拆卸、均衡寿命、人机工程、可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绿色设计”。 3).完成女性产后的康复按摩仪器的总体结构设计并针对各功能部件进行详细的设计。 4).完成主要部件装置设计,同时针对关键部件进行理论计算及校核,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5).绘制设备总装配图一张,主要零部件图纸若干张。 6).完成设备说明书一份。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查阅资料,了解康复按摩仪器的总体结构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撰写开题报告和翻译外文资料,拟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2).确定康复按摩仪器的总体结构设计。
3).对各个机构进行详细的设计并绘制相关的原理图,完成康复按摩仪器的三维模型绘制。
4. 参考文献
[1].廖晓霞.医疗器械康复领域的发展前景[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12):14-15.
[2].王开泳,丁俊,王普园.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人口结构及区域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1):1305-1316.
[3].刘新宇,罗卫平,孙学斌,基于Adams和Matlab的复合驱动弹跳筛运动轨迹仿真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9,32(1):4-6.
5. 工作计划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