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车辆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制动系统也在朝着电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由于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能量利用率低等缺点,已逐渐难以满足现代汽车发展的需求。
机电伺服制动助力系统(iBooster)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动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能量回收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汽车厂商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成为了汽车制动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机电伺服制动助力系统(iBooster)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iBooster系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已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主要研究机电伺服制动助力系统(iBooster)的相关内容,包括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仿真研究、试验研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 主要内容
1.iBooster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iBooster系统的组成部件,包括液压制动系统、机电伺服系统、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等,以及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
首先,进行文献调研,收集国内外关于机电伺服制动助力系统(iBooster)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期刊、会议论文、专利、技术报告等,了解iBooster系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关键技术。
其次,进行理论分析,深入研究iBooster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策略以及关键技术,建立数学模型,为仿真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基于多因素分析的iBooster系统助力特性优化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因素优化方法,本研究将综合考虑驾驶员意图、路况信息、车辆状态等多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多因素分析的iBooster系统助力特性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制动舒适性和安全性。
2.iBooster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策略研究:针对iBooster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传感器故障、执行器故障等,研究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算法,以及相应的容错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iBooster系统与其他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协同控制策略研究:例如,将iBooster系统与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等协同控制,以实现更高级别的主动安全功能。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李勇, 张英朝, 刘辉. 汽车机电伺服制动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7, 8(01): 1-10.
2. 王岩松, 孙逢春, 陈龙. 汽车制动系统发展趋势[J]. 汽车工程, 2016, 38(07): 769-778 844.
3. 周盛, 陈慧岩. 基于iBooster的汽车防滑制动控制策略研究[J]. 汽车工程, 2020, 42(04): 452-45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