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十八届五中全会后的首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会议明确指出,要“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了2021年2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尽管中国在战胜绝对贫困的战役中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相对贫困的现象依旧广泛而顽固的存在并且将长期持续下去,这也成为我国面临的下一个难题。为了更好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着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前进,从贫困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更加有效的脱贫方案是十分有必要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贫困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贫困会影响人们的心理,使贫困群体的经济决策有别于非贫困人群,例如风险承担和时间贴现等方面。
贫困群体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往往比较大,这也会促使他们失去进行远期预期的能力,而将眼光局限于当前,因此使贫困实现了自我强化,贫困者更贫困。
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也发现,贫困者周围的人群的收入发生变化或是所在区域内的平均收入发生变化会使贫困者的主观幸福感和面对贫困的态度有所改变,但是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之间出现了分歧,有的研究群体出现了幸福感提高的现象,也有的群体反倒出现了消极、悲观的负面情绪,因此本文希望借助经济学实验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下行比较会对贫困人群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据此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贫困心理学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学者研究相对贫困问题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贫困心理学方面,吴胜涛、张建新(2007)指出,中国对于贫困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我国关于贫困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概念思辨层面,很少有深入的实证研究,焦点仅仅放在贫困的度量和发生率等上面,或者是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分析政府的反贫困政策效应。贫困心理学是在心理学视角下研究贫困问题的一种研究取向,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行为决策等三个方面。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接受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行为经济学原理,为心理脱贫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条研究途径。
最初把主观心理因素引入贫困主体行为的研究的是行为经济学。学者们从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出发,认为贫困和经济的不稳定性会耗费人们的认知资源,使穷人更加不能采取提高他们收入的行为,从而导致贫困恶性循环(Bertrand M , Mullainathan S , Shafir E, 2004)。其中一个主要的研究方面是贫困心理陷阱(洪名勇,吴昭洋,龚丽娟,2018)。其旨在从个体的心理层面出发,为如何优化或干预贫困人群的经济决策行为提供务实且富含洞察力的事实依据。他们将收入作为贫困及其附属因素的核心特征,并得出结论:贫困会导致负面情绪状态和压力等心理后果的出现,这些心理后果会对风险承担和时间贴现等经济行为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贫困在这样的理论机制下实现了自我强化,使得穷人难以摆脱贫困。谢治菊,李小勇(2017)也从贫困心理、内生动力和贫困文化三个角度分别分析了中国的部分贫困县的“等、靠、要”问题,指出政策支持会让部分贫困人群从“受苦人”转化为“受益人”,从而丧失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采用经济学实验的方式,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实验成绩(现金激励)模拟现实收入,通过向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员提供不同的参考信息(例如组内平均成绩、组内最低成绩)设置下行比较并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收集对比两组成员在获知不同信息后,成绩之间的差异,来判断下行比较会促进实验员提高收入还是降低收入,并得出在现实的脱贫方案中应当增加贫困人群之间的下行比较还是减少相关的比较。
5. 参考文献
[1]洪名勇,吴昭洋,龚丽娟.贫困心理陷阱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 2018(7):101-114.
[2]罗楚亮.收入增长与主观幸福感增长[J].产业经济评论,2017(2):5-22.
[3]裴志军.家庭社会资本、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一个浙西农村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000(007):22-2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