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乃立国之本,乡村教育的发展,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
与此同时,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 教育是国家战略互联网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和教育的深度融合,随着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深入发展,乡村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2、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3、分析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创新路径;4、分析沪江在乡村教育发展中的创新实践。
重点: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了解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搜集分析目前有关乡村教育发展的创新路径的资料,分析研究沪江在乡村教育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
难点(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1、分析和总结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搜集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的创新路径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合并分析;3、了解分析沪江助力乡村教育的创新实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研究通过在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期刊、论文,使用关键字搜索相关资料。
在查阅大量文献之后,将所查阅的文献进行筛选归纳,最终将文献分为网络环境下乡村教育的新机遇、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网络环境下乡村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三个部分。
2.1网络环境下乡村教育的新机遇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 教育是国家战略互联网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和教育的深度融合,随着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深入发展,乡村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互联网的发展为乡村教育提供了机遇。
4. 研究方案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资料,本文试图调研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创新路径。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分析总结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接着搜集有关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的创新路径的资料并进行合并分析,最后以沪江为例探究沪江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创新实践。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1)查阅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创新路径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实地调查及访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论文周计划:2022-2022-1学期第13周以前 完成选题。
第14周 完成任务书第15-17周完成开题报告(16周到校集中开题检查)。
第18-21周准备论文初稿。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