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合同问题也逐渐显露。劳动合同问题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问题,而劳动合同问题的核心则是劳动合同违约责任问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双方当事人顺利履约提供依据和保障。当前,当事人违约而引起的劳动争议纠纷层出不穷。而如何分清双方的责任,如何追究违约责任,现行《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对此方面的规定存在一定欠缺。因此研究劳动合同违约责任问题刻不容缓。
劳动合同领域关于违约责任学术论文的研究重心大都集中在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建构之上,如基本理论、构成条件、承担方式等方面,但对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完善方面的研究较少涉及。
本文通过梳理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制度,对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同时尝试对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在立法欠缺方面进行思考和建议。为我国劳动合同违约责任体系的建立和制度的完善提供建议。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和意义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文献研究法:根据研究目的或者课题,通过去图书馆查找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等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
比较分析法:有关国内外理论的比较。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和一般民商事合同违约责任的比较。通过图书馆各种期刊杂志来获得资料,有益于理论创新。
4. 参考文献
[1]董保华.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2]王利明.合同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杨彬. 劳动合同效力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5. 工作计划
(1)2022年12月:就论文选题(范围)广泛查阅资料,与指导老师共同确定具体论文题目;
(2)2022年1月上旬--3月中旬:进一步查阅资料,拟订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
(3)2022年3月中旬—5月上旬:撰写论文初稿,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