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大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产生了代理问题(刘有贵,2006);另外,在目前中国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也往往不一致,两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也非常突出。
在这样的利益冲突之下,常会出现控股股东或企业高管利用职务之便掏空公司以满足个人利益的情况,即#8220;掏空#8221;行为。
#8220;掏空#8221;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股东的权益,还会严重阻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选取海润光伏的案例,研究其离职高管、前副总裁冯国梁在离职后通过关联交易、收购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首次将掏空行为的主体聚焦在离职高管身上;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的纵向对比分析、同行业数据比较,量化该掏空行为对上市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和给其他投资人造成的损失;得出此掏空行为得以生存的土壤--公司治理的不完善和法律监管的不到位,并提出建议,为我国上市公司监管和公司治理提供指导。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已离职高管是怎样掏空上市公司的,即梳理案例脉络;2、离职高管掏空行为得以存在的土壤,即分析原因;3、如何防范此类掏空行为,即提出政策建议。
3、写作提纲第一章 绪论: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并阐明拟研究问题,安排好文章结构;第二章 案例背景介绍:阐述离职高管利用关联交易、收购等行为掏空上市公司事件始末;第三章 财务分析:公司近几年财务数据纵向分析和同行业比较分析,以量化该掏空行为对上市公司财务上造成的不良影响;第四章 政策建议:分析此类掏空行为得以存在的土壤--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和法律监管的不到位,并提出相关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8220;掏空#8221;是Johnson等(2000)提出的一个概念,其主要含义是指能够控制公司的股东或高管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公司的财产和利润转移出去的行为。
此后,国内外涌现出了很多此领域的文章,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大股东及高管#8220;掏空#8221;行为的动机;二是抑制#8220;掏空#8221;行为的因素。
(1)国外研究现状Peng等(2011)在Friedman等(2003)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认为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可以反映大股东的掏空动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越好,大股东越有动机从上市公司获取利益。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1、2022年10月-2022年11月,选题、查阅相关文献并收集资料;2、2022年11月,梳理论文思路,撰写、修改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审定后返还;3、2022年12月,完成论文提纲的撰写并交指导老师审定后返还;4、2022年1月-2022年2月,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和修改,提交论文初稿,进行中期检查;5、2022年3月-2022年4月,在老师指导下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二稿、三稿),并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6、2022年5月,经老师审定合格后,提交论文定稿;7、2022年6月,做好答辩前准备工作,进行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刘有贵.委托代理理论评述[J].学术界,2006.1:69-78[2] 侯晓红,李琦,罗炜.大股东占款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8.6:77-96[3] 吴育辉,吴世农.股权集中、大股东掏空与管理层自利行为[J].管理科学学报,2011.8:34-38[4] 郑国坚,林东杰,张飞达.大股东财务困境、掏空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来自大股东财务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3.5:157-168[5] 陈红,黄晓玮,许超.终极控制与大股东掏空关联度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3:53-62[6] 李增泉,孙铮,王志伟.#8220;掏空#8221;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4.12:3-14[7] 唐清泉,罗论党,王莉.大股东隧道挖掘与制衡力量--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证明[J].中国会计评论,2005.6:63-86[8] 肖星,王琨.证券投资者基金:投资者还是投机者?[J].世界经济,2005.8:73-79[9] 高雷,何少华,黄志忠.公司治理与掏空[J].经济学,2006.7:1157-1178[10] 罗论党,唐清泉.市场环境与控股股东#8220;掏空#8221;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4:69-96[11] 钟凯,程小可,姚立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控股股东掏空--中国版#8220;萨班斯#8221;法案的实施效果[J].中国软科学,2014.9:103-116[12] 王克明,黄健刚.管理层控制与掏空--基于亚星化学的案例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4.1:27-35 [13] Simon J, 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Tunneling[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2) , pp. 22-27.[14] Kee-Hong Bae, Jun-Koo Kang, Jin-Mo Kim. Tunneling or value added? Evidence from mergers by Korean Busines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pp. 2695-2740.[15] Agnes W.Y. Lo, Raymond M.K. Wong , Michael Firth: Can corporate governance deter management from manipulating earnings?[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16 (2010) pp. 225#8211;235[16] Peng W. Q, K. C. J. Wei and Z Yang. Tunneling or Propping: Evidence from Connected Transactions in China [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Vol. 17(2) , pp. 306-32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研究——基于五粮液集团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冲击对通策医疗的财务绩效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冲击对旅游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冲击对航空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果研究—以吴通控股为例开题报告
- 大股东股权质押下的利益侵占行为分析—以康美药业公司为例开题报告
- IPO审计风险及防范研究——以蓝山科技为例开题报告
- 去家族化企业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效果研究–以龙湖集团为例开题报告
- 基于杜邦分析法视角红日药业财务绩效研究开题报告
- 企业所得税税收风险应对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