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业绩——基于科大讯飞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01 08:50:3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企业应摒弃以往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追求和股权至上的观念,积极承担起包括环境责任在内的社会责任,追求长远发展。仅注重财务方面的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当今企业业绩评价的现实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专家已经认识到非财务方面业绩评价的重要作用。企业社会责任正是非财务方面业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上市不仅仅局限于披露少量的社会责任信息,而是发布完整详细的社会责任报告,且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 研究内容及写作提纲:

(一)基于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企业业绩评价理论概述

(二)以部分上市公司为例,立足于其社会责任,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从企业对投资者、员工、消费者(客户)、供应商、环境、社区以及政府的责任角度,评价企业业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以往企业业绩评价模式,主要经历了财务模式、价值模式、战略模式三个阶段。从财务模式到价值模式,再到战略模式,企业的业绩评价模式已经日趋完善,但是通过对这三种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目前被认为是最完美的平衡计分卡理论下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也忽略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业绩评价。由于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业绩评价必须建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之上,运用综合性的业绩评价指标评价企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文化建设和公益事业的热衷度、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境保护落实程度,以此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

近些年来,国内外专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业绩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Row Ley 和 Berman ( 2000) 客观地分析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应该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来寻求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理论研究基础; Ruf 等人 ( 2001) 也从理论和方法上总结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业绩关系研究出现矛盾结果的原因,并探索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业绩关系问题。但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业绩关系过程中缺乏综合和有效的方法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这使得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业绩关系研究缺乏严格性或有效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11月-2022年1月 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2. 2022年2-3月撰写提纲及收集材料;

3. 2022年4月1日-4月20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按照南京财经大学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撰写论文的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马英华. 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评价指标[J].财会通讯,2008年,(8):40-42.

[2] 杨熠,沈洪涛.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6):60-68.

[3] 隋静,蔚遥辉.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企业业绩评价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 2010年,(6):63-6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