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年金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5 14:59:5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改善,带来了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我国开始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未来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将会越来越重要。而企业年金作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具有保障与激励作用,也将在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伴随着企业年金的发展,一些新问题也不断产生,必将不断促进企业年金会计的向前发展。

由于企业年金制度存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容易导致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应完善企业年金财务信息披露。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年金财务信息披露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规范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年金财务信息披露和完善以企业年金基金为主体的财务报表体系;建立企业年金各运行主体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企业年金财务信息报告制度,强化企业年金财务信息监管体制;健全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激发相关主体披露企业年金财务信息的动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与写作提纲:

一、关于企业年金财务与会计的理论:企业年金,企业年金财务与企业年金会计的含义

二、分析我国企业年金财务会计的影响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年金在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的已比较成熟,国外发达国家关于企业年金的一些理论及实践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美国马丁#183;费尔德斯坦(1981)认为,持续的通货膨胀会提高储蓄的份额,从而影响年金,并认为个人年金系统可以在当时的通货膨胀下防止储蓄过低。马歇尔#183;卡特(1996)在研究美国养老保障改革时,不仅分析了现收现付制下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弊端,同时提出企业年金在未来--尤其是面对婴儿潮出世的人群的养老问题时是一副良药。马歇尔#183;卡特(1996)在研究美国养老保障改革时,不仅分析了现收现付制下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弊端,同时提出企业年金在未来--尤其是面对婴儿潮出世的人群的养老问题时是一副良药。

企业年金在我国的出现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且由于种种原因所限,企业年金发展一直步履蹒跚。企业年金会计是养老金会计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近几年我国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筹集阶段,企业年金会计的会计主体仍然是企业;运营阶段,以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会计主体。杨勇(2006)认为企业年金作为一项新兴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受到我国的关注和重视,对企业年金进行会计研究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提出从会计主体角度研究企业年金,关键是从会计理论基础和企业年金制度如何有机结合,如何从企业年金的根本出发点进行会计相关的理论和实务研究,提出适合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会计主体理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2月:搜集并阅读资料确定或调整选题;

2.2022年1月:在前期搜集并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

3.2022年2月-3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著作、论文等文献资料,仔细的阅读资料,翻译外文文献,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状况、成果、观点,并进行文献综述,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张博,李成斌.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年金会计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

[2] 2014年二季度中国企业年金专家观点.中国养老金网,2014.11

[3] 周咏梅,康进军,李欣.企业年金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当代财经,2008 ,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