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治理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5 14:59:4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公司会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公司治理必须研究公司会计治理。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会计的视角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但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从会计视角度对公司治理有关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选择对上市公司会计治理进行研究,试图在吸收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利用会计对策来改善公司治理。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关于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

公司治理的定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几乎所有活动都与会计紧密联系。如在公司的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时,涉及到会计的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问题对董事会和管理人进行监督和业绩评价,涉及到审计和信息披露而对激励方案的设计和推行。财务指标对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股权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实证分析。最近,在研究董事会的结构的合理性中也运用了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实证分析。如Fieldamp;Keys运用财务指标研究董事会的多样性对提高公司治理效果和企业业绩的作用Carter et al利用托宾Q方法对财富( Fortune ) 1000家企业进行研究,发现了董事会的多样性(如女性的比例或少数民族的比例)和公司的价值(托宾Q反映的价值)有明显的正相关。因此,无论从研究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还是从改善公司治理实践,会计活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近几年来,围绕公司治理的会计研究也得以迅速发展,国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会计活动与公司治理,提出如何用会计对策改善公司治理。如Robert M. Bushman amp; Abbie J.Smith 关于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Arnold M. Wright et al 审计程序与公司治理和CMA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国内研究:

在国内,在会计领域关于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也成果卓著,陈小悦、徐小东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在外部投资人利益缺乏保护的情况下,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传统理论预期的那种显著正相关关系;在非保护行业,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相关,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随不同的行业变化而变化。李妹在阐明了公司治理模式与会计政策的关系的前提下,对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的会计政策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如何从公司治理人手,提高会计政策的公允性。张俊民认为,在确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应当按照公司治理结构的层次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层次对企业内部控制具体目标进行层次划分及设计,以便于具体贯彻落实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在前期搜集并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现状、成果、观点,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

2.2022年2-3月:完成初稿,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姝.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上市公司为例[J].经济视野,2015(3):277-278.

[2]孙白杨.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脆弱性探析 [J].会计之友.2013(1):75-76.

[3]沈幸韬.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论丛,2011(4):20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