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7年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综述》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2446家,同比增长28.76%;已备案私募基金66418只,同比增长42.82%;管理基金规模11.10万亿元1,同比增长40.68%。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总人数23.83万人,同比减少3.37万人,其中,已在从业人员系统注册员工人数19.40万人。在目前我国国内债务问题突出,经济增速放缓,产业去杠杆过程艰难的环境下,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参与者更为广泛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于繁荣我国直接融资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加速经济结构转型意义重大。 但是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快速发展的同时,税收方面的诸多政策却依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很多仅仅是以税收制度为基准,而且在证券投资基金政策建立颁布的初始阶段,税收政策的发布更多是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出于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快速发展的目的,当前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不断在扩大,之前的税收政策已经不适宜当前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待于进一步细化、改善。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税收政策的特点、现状及问题,并对国外证券投资基金的税收政策进行比较与分析,结合我国现状,借鉴国外优秀的税收政策,对我国当前证券投资基金的税收政策进行一些新的改善,期望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及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预计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该选题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等;第二章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主要介绍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类型、发展历程及发展概况;第三章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税收政策问题分析,主要对当前证券投资基金税收征收税项、制度、特点及问题进行讨论;第四章为国外证券投资基金税收政策的比较与借鉴,分别对美国、日本等地区的证券投资基金税收政策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我国金融市场概况,总结出可以借鉴的部分政策;第五章为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税收政策的建议。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由于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关于证券投资基金各方面的制度及政策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尤其是财税制度方面,还有诸多环节需要进一步细化。本文第一点是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类型进行划分、对其发展历程进行划分,解决当前对其类型、发展历程时间段划分不清的问题;第二就是对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税收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3)写作提纲 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现状 2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概况 2.1证券投资基金概念 2.2证券投资基金类型 2.3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程 2.4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概况 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税收政策分析 3.1征收税项 3.2税收优惠制度 3.3税收特点 3.4税收存在的问题 3.4.1契约性基金纳税主体定位问题 3.4.2公司型私募基金所得税税收负担较重 3.4.3利用基金分红恶意避税 3.4.3自然人和合伙人转让基金份额税收待遇不同 4国外证券投资基金税收政策比较及借鉴 4.1国外证券投资基金税收政策比较 4.1.1美国 4.1.2日本 4.2国外证券投资基金税收政策经验借鉴 4.2.1具备完善的税收体系 4.2.2发挥了税收调节功能 4.2.3明确了税收的引导作用 5完善我国在证券投资基金税收政策的建议 5.1重新明确契约型基金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5.2渐缩小公私募基金的税收负担差距 5.3要避免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 5.4完善投资人所得税政策 6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则是最近五年才刚刚兴起的新事物,方兴未艾。与国内不同,国外证券投资基金则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尤其是美国、烟欧、口本等发达经济体,其对冲基金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然形成了成熟的基金市场,税收制度经过多次修改完善,也相对健全合理。国外学者关于对冲基金的税法制度及税收规则的研究较为成熟,处于较高水准。他们的研究清晰表明合理健全的税收规则安排,可以引导良性资金不断流入资本市场,壮大基金规模,提高基金投资质量及效率,保持资本市场稳定繁荣。Michael J. Barclay和Kingsley Y. Fong分别详细分析了对冲基金的税收制度设计对于个人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不同行为选择的影响,指出个人投资者、不同性质的机构投资者会在差异化税收设计的引导下产生差异化的投资行为,良好的税收安排能够有效抑制非理性冲动,促进价值投资理念的发展与践行。Neil d. Pearon等西方学者也有以上类似结论,他们指出,在基金长短期投资、分配投资收益等方面,差别税率政策对基金主体的相关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对股票等证券持有期的长短、基金份额分红频率等的影响。 Joel M. Dickson从基金征税的环节入手,对每一环节涉及的税种征收与否、征收时间点以及对谁征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力求得出如何对基金进行合理课税以达到税收的最佳课征效率,同时能够保证基金的顺利运行。 (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税收问题研究不多,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税收研究更是稀少,这是由我国基金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及我国对基金税收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足引起的。现存的相关研究,基本从基础理论出发特别是从法理出发,对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多数呈现条块化,系统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李耀所著《证券投资基金学》(2005年)一书系统性较强,主要介绍了证券投资基金的类型、管理费用、风险、治理结构、投资、业绩评估等等,书中涵盖了多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但对于巷金的税收问题只是简要的提及,对美国、日本、英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基金税收状况进行了简单介绍缺乏研究深度。宋煜凯(2012)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运行研究》 一书中,重点阐述和研究其投资行为、投资理念、投资风格和管理水平,对证券市场的走势,乃至整个市场的结构化和制度化的完善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开拓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研究的新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刘兵《证券投资基金税法规则的反思与重构》(2011年),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和投资行为理解深刻,提出应当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明晰征税主体,践行实质受益人征税原则。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巩云华所著《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为与监管研究》(2013),提出应当考虑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投资特点,对国外对冲基金的税收制度加鉴别和参考,制定出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的税收制度安排。包括采取实质收益课税原则,明晰纳税主体,减少重夏征税,提高税收规则制定层级等。上述研究丰富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税收问题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目前存在的税收问题,并为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税收制度合理构建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水平。 吴肖(2018)认为,将契约型基金所得课税的纳税主体确定为投资人,将纳税环节确定为收益分配环节,在税收优惠政策的选择上,提出契约型基金所得课税中的优惠政策应该是从递延纳税、低税率优惠以及免税优惠角度完善。张涛(2018)认为,建立完善的合伙企业税收制度,比对《企业所得税法》等税收法规,针对我国合伙企业税收立法较低、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建立立法层级较高的完善的合伙企业税收制度,从国家层面将存在争议、不够详细明确的相关税收问题加以规范。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09.18-2022.10.08启动工作 2022.10.09-2022.10.22选题、任务书撰写 2022.10.22-2022.11.05查阅文献资料 2022.11.06-2022.11.19 开题报告撰写 2022.11.20-2022.12.31 完成初稿 2022.01.01-2022.02.15 完成二稿 2022.02.15-2022.03.15 成稿上交 |
5. 参考文献
[1]吴开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税收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8(27):163 165. [2]张涛.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所得税政策分析[J].中国财政,2018(11):43-45. [3]孙梦迪. 关于完善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思考[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 [4]吴肖. 私募基金纳税身份应尽快明确![N]. 财会信报,2018-02-05(A02). [5]刘佐.2017年中国税收政策与制度的重要调整[J].经济研究参考,2018(02):22-35. [6]任为荣,张桂根.分红免税政策在企业投资业务中的运用[J].财会学习,2018(01):13-14. [7]潘俊秀. 广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7. [8]单梓恒. 我国基金行业所得税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9]巩云华.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为与监管研究[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2.12. [10]袁树民. 金融会计创新及相关问题研究[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6.03. [11]宋煜凯.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运行研究[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01. [12]周经纬.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现状与税收问题研究[J].河北企业,2018(12):94-95. [13]高洁.浅谈私募投资基金的现状及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8(17):56. [14]周悦.浅议契约型私募投资基金税务处理的若干问题[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02):96-98. [15]BhaktisJohn.QuantitativeVC:ANewWaytoGrowthJournalofPrivateEquity[J].Investor''''''''sBusinessDaily,2013,17(1):14-28. [16]Chanticleer AnnKristin. The case for Secondary Buyouts as Exit Channel.Journal of AppliedCorporate Finance[J]. Full publication history,2012,24(4):102-111.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研究——基于五粮液集团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冲击对通策医疗的财务绩效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冲击对旅游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冲击对航空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果研究—以吴通控股为例开题报告
- 大股东股权质押下的利益侵占行为分析—以康美药业公司为例开题报告
- IPO审计风险及防范研究——以蓝山科技为例开题报告
- 去家族化企业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效果研究–以龙湖集团为例开题报告
- 基于杜邦分析法视角红日药业财务绩效研究开题报告
- 企业所得税税收风险应对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