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持续高增长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货币收入成倍增加,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股份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收入分配的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个人财富的迅速积累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为了使自己的财产能够更加有效地保值增值,人们纷纷开始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和实物资产以寻找新的投资渠道,这就在客观上需要专门的理财产品、理财机构和理财专家为个人投资理财,这种需求就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因此使得中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得到成长。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理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个人理财的行列,这将不断地推动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和我国个人的理财技能的发展。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成为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弹。在日常生活中理财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特别是人们对资金增值的要求从无意识为有意识,投资理念逐步走向成熟,在经济脉搏快速跳动的今天,股票、基金、理财产品、债券、储蓄、外汇、保险等这些投资工具所涵盖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
居民财力的迅速增长,使得个人有能力成为重要的投资主体。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形式是与个人财力规模相适应的,只要存在着相当规模的个人资金,它就必然会寻找最为合理的运用场所。储蓄作为传统的理财方式,目前虽然在数量上依然占有绝对优势,但它由于收益低、权益少而缺乏吸引力。同时,以储蓄募集的社会资金是以借贷形式投入生产领域的,构成对企业的较大成本负担和还债压力,也并非融资者的首选。而邮品、艺术品和房地产,则因为它们的市场相对狭小和变现力较弱,也只能是投资市场的补充。真正在理财市场唱主角的是以证券市场为运作媒介的股票、债券、外汇、期货和期权等,由于这几种理财形式市场容量大,投资收益潜力大,同时也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多样性的资金选择,因此倍受投资者和融资者的欢迎,国家也便于通过对市场的管理和干预实现对个人资金的有效调控。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晚20年,个人的理财意识尚属于起步阶段,难免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
(一)环境因素
1.分业经营金融政策的制约。由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和体制,银行、证券、保险这几个行业,都是严格分开经营的,业务不能交叉,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状态,三者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客户理财,而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因此,居民个人在到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中心时,还只能停留在咨询,或者建议,不能进行有效的组合投资,来获得更高的财富保值或者升值的目的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以个人理财业务为研究对象,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首先对当前社会中个人理财观念和普及程度进行简单的介绍,接着从理财的各种形式入手,结合市场实际情况、我国国情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分析挖掘出个人理财形式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最后本文依据各项文献要点以及中西方的差异进行系统概括分析发展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今后民众的个人投资理财方式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提高全民的投资理财观念。
步骤:
4. 参考文献
1 吕仲,李峥,《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经营管理,2001,3
2 王未卿,崔龙,《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财会月刊,2011,11
3 朱吉权,《试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和建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5. 工作计划
(一) 写作进度
1、查找数据及论文拟题
时间:2022.12.10——2022.12.20,成果:论文定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