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格雷厄姆和多德系统地对内在价值理论进行了阐述,他们指出公司未来的盈利预期决定股票的内在价值。分析企业未来获利能力时需要同时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的外表环境。他们认为股票价格会因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偏离其内在价值,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股票价格会向其内在价值回归。格雷厄姆和多德的内在价值理论被价值分析者奉为圣经。 威廉姆斯首先提出了普通股的一般估价方法。他认为作为所有权凭证的股票,其价格由内在价值决定,而其内在价值就是企业未来所产生的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威廉姆斯利用现金流贴现模型,通过股息资本化的方法,将投资价值的方法体系进行了大概的描述,他开创了用数学模型研究股票投资价值的方法体系进行了大概的描述,他开创了用数学模型研究股票投资价值的先河。
相对于国外学者对价值理论研究领域的贡献,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理论和方法的实证运用方面。刘力和宋志毅、乔华和张双全等人以国内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样本数据,从各自不同角度对EVA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与对比研究,后者认为利润对公司市价的影响超过EVA。在估值模型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戚其荟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他提出了多因素模型的指标体系,并在电力行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多因素模型适合于对分行业股票估值。盛青针对我国券商类上市公司提出了分部估值法和PB估值法,认为分部估值法和PB法对券商股估值更为合理和实用。可见众多中外学者在价值评估领域作出了较大贡献,为价值投资分析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人工智能作为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课题以涉足人工智能的科大讯飞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财务报表的分析,运用价值评估方法估算其内在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包括:
1.财务分析和股票估值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观察法:根据行业的发展周期,分析行业的成熟程度,饱和度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观察股票情况,适时投资。
2.实证研究法:在投资模型建立过程中,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模拟预期发展情况同时修正在模型建立中的一些问题 使得模型更加直观可靠 。
4. 参考文献
[1] [美] 帕利普等. 经营分析与估值(第5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2] [美] 斯蒂芬H.佩因曼. 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估值(原书第5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 [美] 科勒等. 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与管理(第4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5. 工作计划
(1)2022年3月12日-4月8日,共4周。收集资料,进行前期研究,撰写5000字以上的前期研究报告,翻译6000外文字符以上的专业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2)2022年4月9日-4月13日,共1周。系统中正式提交开题报告。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