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维度视角下纳米晶药物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2022-11-30 16:44: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纳米晶体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增强药物与生物膜的黏附性, 延长黏附时间和滞留时间, 从而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食物效应,作为一种中间制剂技术, 被广泛应用于口服、吸入、鼻腔、经皮和注射等给药途径制剂的制备。

是难溶性药物递送系统最具潜力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基于专利、文献计量分析,分析纳米晶药物的发文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研究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和学科分布,了解纳米晶药物研究的全球竞争现状,然后运用引文分析、关键词聚类和突破词发现等方法,探索纳米晶药物的核心内容、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1、纳米晶药物的制备方法;2、纳米晶药物的研究现状;3、纳米晶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难点:1、国外纳米晶药物的研究现状;2、如何加强纳米晶体的基础研究, 研发纳米晶体制备相关设备, 推动我国药物纳米晶体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我国纳米晶体技术的研究仍然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截止目前没有批准上市的原研产品。

纳米晶体技术的应用受到设备能耗高、易磨损等因素的制约, 药物本身的性质如脆碎性和热敏感性也限制了纳米晶体技术的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纳米晶药物,是指尺寸小于1μm、无载体、含少量稳定剂,溶解速度和饱和溶解度提高,能够稳定存在的晶态或无定型态药物。

纳米晶药物常以结晶态分散粒子形式存在,当以液态形式存在时,称为纳米晶混悬液,其包括了纳米晶、稳定剂和液体分散介质。

在纳米晶药物的机制研究中,根据Noyes-Whitney和Freundlich-Ostwald方程,当药物粒径减小到纳米级别时,其表面积大大增加,而溶出速率和饱和溶解度会随着表面积增加而增大,生物利用度也随着药物与肠壁接触面积增大和药物黏附性增加而显著提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本文将对纳米晶药物的制备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专利、文献计量分析,分析纳米晶药物的发文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研究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和学科分布,了解纳米晶药物研究的全球竞争现状,然后运用引文分析、关键词聚类和突破词发现等方法,探索纳米晶药物的核心内容、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框架:第一章: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纳米晶药物的制备方法第三章:纳米晶药物研究现状第四章:纳米晶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第五章:结束语

5. 工作计划

20-21-1学期第18周:完成任务书、开题报告20-21-1学期第19周:修改任务书、开题报告20-21-2 学期第1周:完成任务书的确认,开始毕业设计20-21-2 学期第3周:完成外文翻译、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确认后上传毕设系统。

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填写教师意见20-21-2 学期第5、6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量一半以上,并接受中期检查,完成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20-21-2 学期第10-13周:完成并修改报告(论文),并经指导教师确认后上传毕设系统20-21-2 学期第13-14周:进行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