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新冠疫情自2019年12月开始,在中国以及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改变了经济社会的运行秩序,推进了卫生与社会保障的制度化改革,还影响了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国际地位。中美两个大国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制度优势和劣势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比较分析二者在信息透明化制度差异有利于理解重大危机中政府等国家机器的运作。
新冠疫情在成为大部分国家和人民常态化的事件后会是一个被人在意又会被人忽视的存在。其一,关于政府如何处理疫情信息所采取的任何重大措施都会引起民众的关注,具有相当的受众吸引力。其二,当政府所公布的要求信息以及常态化的情况下,非重大方向性举措,比如封城、开发疫苗等,会成为关注点但是不会成为焦点,其讨论、质疑的声音会少很多,大多数情况下会主动接受。
此外,信息透明度一直是民众所关注的一个热点,他们担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被侵犯了而不自知,因此包括笔者在内的大部分民众都将政府有关疫情的信息透明公开当做是身边事,即使是与自己所在的地区无关。此外,合理分析中美两国的差异也有助于减少疫情舆论场中有关两国的政治对立所引起的不必要争论。能将问题的关注点牵引到舆论监督上来,认真切实的做好人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相对统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以及关键问题:
对苏北地区地方政府在数次重大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应对群众舆论基本情况分析,并给予定性,提取出相同点、不同点。
影响数次重大环境群体性事件中苏北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众舆论不同措施因素有哪些,并分别进行提取和总结。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环境风险性群体事件的研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十八大”之前政府以GDP为至上的发展理念,缺乏对环境保护的评估机制,发展落后地区盲目引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造成了当地环境的严重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权利意识不断苏醒,环境风险型群体事件就如同引线会引爆社会矛盾。周长娟认为环境风险型事件的成因包含经济、环境以及政府公信力等多种因素,政府治理环境风险型群体事件时要采取协同治理的方式才能将环境风险型群体事件解决。周丹青认为前环境风险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是在“刚性稳定”的维稳情境下产生的权宜式应对策略,难以从本质上化解此类事件的发生。刘岩和邱家林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以往研究者普遍同意“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直接利益在长期的利益博弈中,始终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与此同时,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导致其合理利益诉求无法得到实现,最终导致社会群体间的对立冲突。”这种观点,但他们同时认为“对于不是由既得利益受损导致的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往往缺乏解释力,因为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非直接利益冲突性以及利益的非当下性和损害的非现实性。”。
2.国外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20—12.30,搜集论文研究需要的材料,包括官方文件、网站新闻信息、文献资料、学术话语等内容,完成绪论部分的写作,要清晰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点明研究方法 2.2022.1.1-1.10,整理好搜集来的文献材料,将调查的苏北地区地方政府在数次重大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应对群众舆论基本情况用数据和表格的方式表达出来,要使数据可视化,能清晰明了的反映真实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分析 3.2022.1.10-1.20,从整理得出的数据所反映的真实情况分析出苏北地区地方政府在数次重大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应对群众舆论基本情况所存在的特性,对所存在的特性进行一个客观的比较,要保证结论是符合真实情况的 4.2022.1.21-1.30,基于现实情况和真实数据,用成本、效率两个指标评价苏北地区地方政府在数次重大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应对群众舆论基本情况的成功与失败,并在历次事件中回应措施成功的特性基础上总结出普遍适用性 5.2022.2.1-2.10,将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陈述,汇总数据表、参考文献并形成初步定稿,提交指导老师审核 |
5. 参考文献
[1] 周长娟. 环境风险型群体性事件的协同治理路径研究[D].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2020 [2] 王立山.风险型群体突发事件的风险信息传播研究[D].燕山大学,2015 [3] 阮友群.风险型环境群体性事件化解策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 [4] 谷宁.环境风险型群体性事件研究[D].郑州大学,2016 [5] 杨雨.风险型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公众利益表达有效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7 [6] 周丹青.环境风险型群体性事件回应型治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 2017 [7] 张旭东.回应型行政模式下环保类群体性事件的治理[D].吉林大学 2015 [8] 周丹青.环境风险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逻辑及其治理路径[J].法制与社会.2016(07) [9] 刘岩; 邱家林. 转型社会的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及风险冲突[J]. 社会科学战线,2013(09):195-199. [10] 周葆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J].开放时代. 2011(05) [11] 常锐.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 2012 [12] 马天南.风险集聚类“邻避型”群体事件研究——基于连云港“反核废料”事件的分析[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06) [13] Agar M and Douglas M, Riskand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56(2), 1983. [14] Poteete A and Janssen M,Working Together: Collective Action the Commons and Multiple Methods inPracti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