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新技术群体,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结合。医药制造业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医药制造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并大力发展、相互展开激烈角逐的一个焦点。但是我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我国的医药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况存在着总体创新能力有限、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水平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强调技术对生产率的贡献程度,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衡量技术进步及贡献的一个重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增长的重要指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采用前沿生产率函数法来研究经济发展中的TFP变动问题。国外学者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应用于医药制造业的TFP变动研究比较早。Gonzalez和Gascon运用DEA的BBC模型分析西班牙医药业的效率,表明纯技术效率与技术规模变动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其生产率与技术规模变动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其生产率的增长,技术效率对于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因公司规模的大小不同而存在差异。相比较于国外文献,国内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运用于医药制造业的文献比较少,仍然缺乏细致研究。吉生保、周小柯在2010年运用非参数的HMB生产率指数方法,考察了1997年—2008年间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把TFP的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应和投入产出混合效应四项,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总体上呈现出轻微衰退,具有波动大,区域增长不平衡的特点;全国范围以及东部地区内部,HMB指数及各分解项均呈现显著的收敛趋势,但中西部地区部,收敛趋势不容乐观。陈静和雷厉以制作业28个行业研究对象,对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分解后发现,长期来看,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无法同时实现技术有效与规模有效。综上所述,目前的文献研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生产率的研究还存在着进一步的深入。
通过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生产率的测度,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生产率的变动状况;通过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的探讨和实证分析,总结出哪些重要的因素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业生产率的平均变化规律;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发现的问题,从而提出提高我国医药制造业生产率的途径和有效措施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据说交代文章的大体概况,主要包括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内容等一系列的内容。
第二章主要是理论梳理阐述部分,这一部分首先就是对我国医药制造业及其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定义,然后就是对生产率的理论进行梳理整顿,通过对生产率的理论研究,分析生产率的测度方法理论,从而为文章接下来的研究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第三章是对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进行概述,指出行业和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下文实证分析奠定基础。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市场调查法,要求通过对相关企业采用问卷或者访谈的形式了解论文需要的数据资料;
专家咨询法,通过对相关专家的咨询,为研究提出相应的策略找到有意的借鉴;
数据列举法,在进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取得的数据加以整理和分析,为研究提供有力的说服力等;
4. 参考文献
[1]王恕立,滕泽伟,刘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变动的差异分析——基于区域及行业视角[J]. 经济研究,2015,(08):73-84.
[2]高帆. 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05):3-19 53.
[3]杨汝岱. 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 经济研究,2015,(02):61-74.
5. 工作计划
(1)制定进度计划/撰写开题报告:(2022-2022第二学期第7周,截止4月7号)在前期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就学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案进行论证,并给出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约1000字。
(2)撰写完成毕业论文初稿:(2022-2022第二学期第8-9周)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初稿,教师每周定时与学生见面辅导,学生按时在网上填写“工作记录表”。
(3)修改毕业论文:(2022-2022第二学期第10-15周)学生与老师不断交流,互相提出对论文的写作意见,完成论文的后期修改。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