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2012年#8220;屌丝#8221;一词在网络中开始盛行起,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身代入其中,成为#8220;屌丝#8221;队伍中的一员。
(一)随着#8220;屌丝#8221;一词在大众日常生活中迅速传播,甚至被引用到各种媒介中,因此对#8220;屌丝#8221;是如何进入到各种媒介中,媒介又是如何设定#8220;屌丝#8221;形象,及媒介对于#8220;屌丝#8221;的态度,是有一定意义的。
(二)作为90后大学生,对网络上各种事物的接受速度可以说是飞快的,而#8220;屌丝#8221;一词经过三年的传播、演变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成为当下年轻人用以自嘲的方式,这对当下的大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一)通过文献阅读与资料查找,明确#8220;屌丝#8221;一词的由来,#8220;媒介形象#8221;的概念,前人对#8220;屌丝媒介形象#8221;做出的研究,及传播学理论。
(二)媒介是如何塑造#8220;屌丝#8221;形象,媒介塑造的#8220;屌丝#8221;形象与现实意义是否一致。
(三)分析#8220;屌丝#8221;的诞生对当下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应对消极影响的对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北京大学与赶集网在2014年发布了《屌丝生存现状报告》再次引起社会对#8220;屌丝#8221;这一群体的关注,并且首次描绘了这一群体的的模样。
报告中显示,#8220;屌丝#8221;这一群体主要集中在80、90后21-30岁之间,具有矮、穷、丑、搓、撸、呆、胖这些特征。
此报告旨在研究职场中基层人士工作、生活、婚姻、家庭、健康等方方面面,还原一个真实的屌丝群体。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初步了解#8220;屌丝#8221;的由来、被受众广泛使用的原因,及之前与现在#8220;屌丝#8221;的媒介形象。
2.对以上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开始收集有关资料。
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和提取。
5. 参考文献
[1]田香凝.#8220;屌丝#8221;媒介形象构建.东南传播.2012年第10期.[2]杨健.#8220;屌丝#8221;登堂入室--浅析一个网络热词如何进入主流媒体.编辑学刊.2013 NO.02.[3]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赶集网.2014年屌丝生存现状报告.2014.[4]王婧,张卫国.#8220;屌丝#8221;现象:一种网络亚文化的兴起背后的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探析.青年论坛.2013.VOL.514.NO.4.[5]郝雨,路阳.#8220;屌丝#8221;现象的亚文化解读与反思.新闻界.2013年第10期.[5]林宏.#8220;屌丝#8221;心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当代青年研究.2014.[6]董金权,姚成.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群体形象的建构.青年研究.2012.2.[7]董海军,黄启萍.屌丝流行及意蕴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3.1.[8]詹成大.媒介形象的塑造与经营.广告与经营.[9]王祎.《万万没想到》的#8220;屌丝#8221;式胜利.新闻世界.2014年第7期.[10]李斌,汤秋芬.走近#8220;屌丝#8221;--大学生底层化表达.中国青年研究.2013.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