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公共安全支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财力来源,科学、合理的安全支出规模对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眼下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007年,我国开始执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新设立的“公共安全支出”具体包括“武装警察、公安、国家安全、检察、法院、司法、监狱、劳改、国家保密、缉私警察、其他公共安全支出”。因此本文将对2007年至今由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公开数据以及与社会稳定状况相关的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期找到公共安全支出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解答“天价维稳”和“维稳怪圈”在当前中国是否存在这一问题,并对新形势下公共安全支出如何维护中国社会稳定提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写作提纲:第一部分:引言和文献综述 (1)背景分析以及研究意义(2)文献综述(3)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现状分析(1)公共安全支出状况分析(2)社会稳定状况分析。第三部分:实证研究通过计量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推导出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计量分析。第四部分:得出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启示。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公共安全支出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多名学者已经做出了解释,张骎(2018)采用EG协整分析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社会稳定状况是公共安全支出投入的原因,公共安全支出有利于提升公共安全绩效水平。
李宏(2018)则认为现阶段中国的公共安全支出与表征社会稳定基本维度的若干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黄艳敏、张岩贵(2015)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认为以公共安全财政支出变量变化预测社会稳定形势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30日之前,提交开题报告终稿。
2、2022年3月15日之前,提交论文提纲和初稿。
3、2022年3月15日前,进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谢舜,王天维.社会稳定考核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01):104-114 145.
[2]李宏.新形势下公共安全支出与社会稳定维护的实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4):16-24 33.
[3]张骎.公共安全支出与社会稳定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8(03):1-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