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残疾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受教育权的保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无障碍权”作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对于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聚焦于我国高校残疾学生“无障碍权”的法理探析,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无障碍权的内涵、法律渊源以及保障机制,揭示当前我国高校残疾学生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高校残疾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促进其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残疾人权利保障,特别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对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社会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日益重视,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
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保障:学者们深入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规定,分析了其立法目的、原则和具体内容,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将围绕我国高校残疾学生“无障碍权”的法理进行深入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障碍权的法理基础:从人权、宪法、国际法以及比较法的角度,阐释无障碍权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的理论依据,为保障高校残疾学生的无障碍权提供法理支撑。
2.我国高校残疾学生无障碍权的现状:分析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高校残疾学生无障碍权的保障情况,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并结合具体案例,揭示当前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法律体系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社会意识淡薄、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3.完善我国高校残疾学生无障碍权保障的路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从立法、政策、资金、技术、社会支持等多个层面,提出完善我国高校残疾学生无障碍权保障机制的具体路径和措施。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多种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残疾人权利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高校学生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学术期刊、统计数据等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实践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索适合我国高校残疾学生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模式和路径。
3.案例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高校残疾学生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本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实践参考。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创新性: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无障碍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从法理层面探讨高校残疾学生的无障碍权保障问题,突破了传统研究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仅仅视为社会福利的局限,有助于深化对残疾人权利的认识,推动残疾人权利保障法治化进程。
2.研究内容的拓展:将研究对象聚焦于高校残疾学生群体,并结合近年来我国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最新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高校残疾学生无障碍权保障的现状、问题和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丰富和发展了残疾人权利保障的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有机结合,并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力求使研究结论更加科学、客观、全面。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孙晓宁,王彦斌,程华. 高校残疾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融合式发展的关系[J]. 中国特殊教育,2020(10):82-88.
[2] 彭丽.融合教育理念下高校残疾学生教育权保障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3(05):142-144.
[3] 谭浩. 高校残疾学生受教育权保障的困境与路径[J]. 法制与社会,2022(11):171-17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