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降水是影响江淮流域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气象要素。
了解降水的变化规律,特别是低频振荡特征,对于预测旱涝灾害、制定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夏季,江淮流域发生了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导致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降水的低频振荡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降水低频振荡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利用2011年夏季(6-8月)江淮流域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夏季降水的低频振荡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1.降水数据特征分析:-分析2011年夏季江淮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计算降水量、降水日数等指标,绘制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和时间序列图,描述降水的整体变化趋势。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和处理:收集2011年夏季(6-8月)江淮流域的逐日降水资料,数据来源可以是中国气象数据网(http://data.cma.cn/)等。
由于数据时间跨度较短,无需考虑数据均一化问题。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并剔除可疑数据,利用临近站点插值法补充缺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精细化分析:针对2011年江淮流域夏季特大暴雨事件,精细化分析此次事件中降水低频振荡的特征,并结合同期大气环流背景进行分析,以期揭示此次极端降水事件的形成机制。
2.多方法结合: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例如谱分析、滤波、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从多个角度分析降水低频振荡的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以期获得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3.突出区域特征:针对江淮流域这一特定区域,分析其降水低频振荡的独特性,并结合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背景进行解释,以期为该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科学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黄荣辉,黄刚,徐予红,等.2010年夏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与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J].大气科学,2012,36(5):905-916.
2.李崇银,周文,杨辉,等.东亚夏季风区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J].气象学报,2008,66(5):796-807.
3.田波,管兆勇,封国林,等.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J].大气科学学报,2016,39(3):325-33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