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区,其夏季降水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该地区夏季降水年际变率大,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陆面过程中,特别是陆面干湿状况的变化,对区域和全球气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关于陆面过程对降水影响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关注陆面水文过程以及植被对降水的影响。
研究表明,土壤湿度作为表征陆面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影响地表能量平衡、水汽循环等过程,对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Koster等(2004)研究发现,欧洲夏季土壤湿度异常与随后的降水变化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利用中南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气温、土壤湿度等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中南半岛前期(例如春季)陆面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其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并探讨其物理机制。
1. 主要内容
1.分析中南半岛前期陆面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和处理:a.收集中南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气温、土壤湿度等观测资料,时间跨度至少为30年,以满足统计分析的需求。
b.收集NCEP/NCAR再分析资料,包括气温、降水、风场、高度场、水汽通量等数据,用于分析大气环流特征和水汽输送过程。
c.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缺测值处理、异常值剔除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关注中南半岛前期陆面状况的影响:之前的研究多关注青藏高原、华南等地区陆面状况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而本研究将重点关注中南半岛前期陆面干湿状况的影响,这在以往研究中关注较少,可以为理解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变化提供新的视角。
2.结合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本研究将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不仅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还将利用数值模式验证统计分析的结果,并进一步揭示其物理机制,使研究结论更加可靠。
3.揭示陆-气相互作用机制:本研究将深入分析中南半岛前期陆面干湿异常对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最终导致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变化,从而揭示陆-气相互作用对降水的具体影响机制。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陈隆勋,徐照丽,何金海.近40年中国陆面水循环演变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21,41(09):1593-1607.
2. 李栋梁,周天军,魏柱灯.近50a中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2018,41(03):454-466.
3. 周兵,管兆勇,孙建奇.基于CMIP6多模式集合的中国夏季降水年代际预测[J].气象学报,2022,82(04):570-58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1870—2013年MJO的年代际变化和显著的冬夏变化特征开题报告
- CMIP5模式中PDO模拟的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 中南半岛前期陆面干湿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开题报告
- 全球1.5℃和2℃不同增温阈值下中国极端降水的变化开题报告
- 全球增暖1.5度和2度阈值下中国极端温度的变化开题报告
- 基于CloudSat卫星观测评估不同微物理方案下南极降雪的模拟开题报告
- 1979-2015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强度和移速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 CMIP5多模式对全球变暖1.5°C和2°C情景下青藏高原气温的变化特征预估开题报告
- 北极平流层冬季内温度十年际变化形势的差异开题报告
- 雄安新区PM2.5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