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雾霾作为一种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灾害性天气,近年来在我国频繁发生,尤其以华东地区最为突出。
2018年11月下旬,华东地区经历了一次大范围、持续性的雾霾天气过程,对当地空气质量、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此次雾霾天气过程的特征及成因,对于进一步理解华东地区雾霾形成机制,提高雾霾预报预警能力,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机制、预报预警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雾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雾霾形成机制研究:许多学者研究了气象条件对雾霾形成的影响,例如,王式功等[1]指出静稳天气、高湿、逆温层等气象条件有利于雾霾的形成。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2018年11月下旬华东地区雾霾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再分析资料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以下几方面研究:
1.分析此次雾霾天气过程的气象要素场演变特征,包括地面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要素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逆温层、边界层高度等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有利于雾霾形成和维持的气象条件。
2.分析此次雾霾天气过程中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O3等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气象要素场分析,探讨污染物积累、扩散和清除的规律。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2018年11月下旬华东地区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NCEP再分析资料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预处理,包括缺测值填补、异常值剔除、数据格式转换等。
2.雾霾天气过程特征分析:利用气象数据分析软件对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相关图表,揭示此次雾霾天气过程的气象要素场演变特征。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精细化分析:本研究将利用高分辨率的气象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对2018年11月下旬华东地区雾霾天气过程进行精细化分析,揭示此次雾霾过程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不同污染物对雾霾形成的贡献。
2.结合多源数据:本研究将综合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从多个角度分析此次雾霾天气过程的成因,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揭示区域输送影响:本研究将利用HYSPLIT模式进行污染气团轨迹追踪,定量分析区域污染输送对华东地区雾霾的影响,为该地区雾霾污染的联防联控提供科学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马学款, 安俊岭, 张强, 等.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计划: 成果与展望[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 34(10): 1168-1176.
[2] 王郭臣, 陈长虹, 刘端阳, 等. 2018年11月中国东部一次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 40(11): 4025-4037.
[3] 施丽娟, 王迎红, 蔡颖颖, 等. 2018年秋季华东地区一次重污染过程的特征和成因分析[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20, 32(04): 32-3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冬季青藏高原上空西风急流的年际变化开题报告
- 新型Zn3(PO4)2·4H2O/ ZnCO3负载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 2010/2011和2005/2006 La Ni#241;a年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差异研究开题报告
- 1960s-1970s我国南方冰冻雨雪事件分析与比较开题报告
- 南京市1978-2012年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开题报告
- 一次登陆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开题报告
- 1989年6月华南降水负异常及成因研究开题报告
- 两类El Nintilde;o发展年热带印-太海温异常对中国东部降水异常的影响开题报告
- 24GHz调频连续波雷达信号研究与天线设计仿真开题报告
- 空气质量模型分辨率对大气污染物模拟的影响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