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内互联网 教育催生了一系列移动网络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实时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1],但是单独点名回答的方式不利于老师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全面了解,可能导致知识点侧重的偏差,本课题研究课堂答立得系统设计,实现课堂问题的实时解答,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了解程度的全面了解,这就催生了互联网上建立课堂答立的可行性[2].国外自1995年以来,互联网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其中包含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地增长[3].2015年,网页数量超过了1万亿,而在2006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是2000亿[4]。因此,管理如此大量的网页数据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使用搜索引擎帮助人们更好地寻找信息,发现信息,一直是信息检索领域中的研究热点[5]。
问答系统研究的出现正是为了应对上述信息过载问题的。问答系统分为两类:开放领域的问答系统和特定领域的问答系统[6]。如果一个问答系统可以处理的问题是多种多样、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的[7]。依赖于宇宙中的各种本体和信息,那这种问答系统叫做开放领域问答系统[8]。另一方面,特定领域的问答系统仅仅处理特定领域中的问题[9],例如与音乐相关的问题或者与天气预报相关的问题等等[10]。问答系统一直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非常热门的一个研究方向[11]。人们可以向问答系统提交用自然语言表达的问题,系统会返回紧凑相关又准确的答案,而不是像搜索引擎那样仅仅返回一个网页集合[12]。问答系统的目标是为问题找到精确的答案[13].而不是像信息检索系统那样返回全文文档或者最匹配的文章[14]。本课题研究课堂答立得系统设计[15],实现课堂问题的实时解答,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了解程度的全面了解这就离不开上述两种不同领域的问答系统[16]。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改革[17]本课题设计可借用手机网络平台来实现问答系统的设计,基于安卓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设计[18]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1 研究内容
目前课堂答立得系统设计在网络上开始普及,未来此课堂答立已经隐隐有代替传统课堂大力的趋势,已经是大势所趋。本课题拟基于课堂答立得系统设计,实现网络课堂答立解决教师能实现实时,一一解答学生问题的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实验法”的研究方法,通过设计与制作出“课堂答立得系统设计”该实物,调节与改变不同变量,观察实验结果,并优化参数,完成课题研究。
4. 参考文献
[1] 贾灵,王薪宇,郑淑军.无线传感网原理与实践[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2] 孙利民.无线传感器网络[M].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
[3]于海斌,梁炜,曾鹏.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J].科学出版社, 2013:33-35.
5. 工作计划
2022-03-05----2022-03-18课题调研,了解相关技术和要求;
2022-03-19----2022-04-01查阅资料,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
2022-04-02----2022-04-15软件需求分析及框架构建;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