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光通信是利用光波来传递信息的。三千年前人们就开始利用光进行通信,中国古代的烽火通信是就是利用光火来传递军事情报,1791年法国人Chappe发明了信号灯,1966年,被称为“光通信之父”的高锟根据介质波导理论提出光纤通信的概念。在当时绝大数人认为这不可能,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目前光纤的特性已经逐渐接近材料的机理所确定的损耗极限。
在现代社会的通信领域中,光纤通信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消耗小、传输能力强、容量大等方面的优势。目前,我国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有2种:波分复用技术和光纤接入技术。其中,波分复用技术主要是利用单模光纤,在信号的传播过程中,用同一根光纤,就能够完成光信号的传输。而光纤接入技术主要是应用在传输末端的部位。对于光纤通信技术传输过程来说,最重要的是确保光纤接入技术的有效性。
为保证光纤通信系统传输的可靠性,对光纤通信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也是新一代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目标。因此,出现了光性能监测技术(OPM)。无论是从发射到接收还是灵活EON的监控和优化配置,都是为了实现传统光网络到下一代光网络的衔接过渡。在高速光纤通信网络中,OPM技术是不可缺少的。OPM技术是为了对某个光信道的性能进行估计而对光信道中的部分光信号进行处理的检测技术。只有在光网络中的重要位置对各个信道的信号参数进行各方面的监测,才能保证光信号在各信道中高效,稳定可靠的传输。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任务有:
1、了解光纤通信系统可靠性基本知识和研究现状;
2、掌握光纤通信系统中常见的OPM技术基本理论;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查找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新一代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在知网、万方、学校图书馆等查找与OPM技术相关的文献,了解光纤信道链路对信号的损伤机制,包括色度色散、损耗、偏振态、ASE噪声、OSNR等。在众多相关因素中确定本文研究的主要因素OSNR;
3、了解OSNR的监测方法,确定2-3个OSNR的监测方法。例如:光域中基于延迟干涉法监测、基于相干接收的非线性修正法OSNR监测、基于相干接收统计矩阵OSNR监测等;
4. 参考文献
[1]张磊,张晓光,席丽霞等,PM-QPSK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基于高阶统计矩的光信噪比监测,中国激光,2014,5:119-123;
[2]赖俊森,杨爱英,孙雨南,基于异步延迟采样的光通信性能监测方法,光学学报,2012,32(11):66-72;
[3]张玮,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色度色散监测方法的研究,北京邮电大学,2015;
5. 工作计划
1、3月4日~3月31日 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4月1日~4月14日 学习OPM监测技术相关理论,确定设计方案;
3、4月15日~5月12日 完成OPM监测方案仿真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