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课题意义:
引起作物菌核病的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β-微管蛋白在198或200位氨基酸发生突变会引起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其中第1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Glu)突变为丙氨酸(Ala)导致对多菌灵的高抗,第200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突变为酪氨酸(Tyr)导致对多菌灵的中抗。而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基因组中存在2个β微管蛋白,研究发现β2-微管蛋白第73、167、198或200位氨基酸发生突变导致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产生不同水平的抗药性,其中73位谷氨酰胺(Gln)突变为精氨酸(Arg)或198位谷氨酸(Glu)突变为亮氨酸(Leu)导致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产生高水平抗药性,167或200位苯丙氨酸(Phe)突变为酪氨酸(Tyr)导致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产生中等水平抗药性。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核盘菌β-微管蛋白基因与禾谷镰孢菌β1-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要远远高于与β2-微管蛋白基因。这表明核盘菌和禾谷镰孢菌在对多菌灵的抗性机制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探明抗多菌灵的核盘菌β-微管蛋白基因能否在禾谷镰孢菌中表达,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核盘菌和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的抗性机制。此外,核盘菌在生长发育阶段存在多核现象,在基因敲除、同源置换等遗传操作中存在诸多困难。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禾谷镰孢菌是单核真菌,如果能将核盘菌抗多菌灵β-微管蛋白基因成功同源置换到禾谷镰孢菌中,可以禾谷镰孢菌为材料,进一步揭示核盘菌β-微管蛋白基因调控多菌灵抗药性的机制。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探明核盘菌与禾谷镰孢菌间的微管蛋白基因能否替换以及核盘菌抗多菌灵β-微管蛋白基因在禾谷镰孢菌中的表达,为进一步揭示核盘菌β-微管蛋白基因调控多菌灵抗药性的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Double-jointPCR体外构建载体、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半定量RT-PCR
技术路线:
4. 研究创新点
应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来实现核盘菌抗多菌灵β-微管蛋白基因分别同源置换禾谷镰孢菌菌株的β1-微管蛋白基因和β2-微管蛋白基因。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
2015.08活化菌株,提取基因组DNA,扩增核盘菌抗多菌灵β-微管蛋白基因
2015.09构建载体,原生质体转化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