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机构声誉影响因素探究开题报告

 2023-02-01 08:50:3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进人飞速发展阶段,各式各样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如井喷般出现。无论是在货币支付领域还是在货币融通领域,互联网与金融两者都正迈向深度融合,并展现出美好前景。它们的融合正催生着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融变革,似乎预兆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

然而自2013年起,大批P2P平台陷入#8220;倒闭潮#8221;#8220;跑路潮#8221;。2015年年末的#8220;E租宝事件#8221;更是加深了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怀疑,从而严重阻碍了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发现,互联网金融机构虽然在存在形式上区别于传统的金融机构,但同样也面对着长期困扰传统金融机构的声誉风险。甚至由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去实体化的特征,使得声誉风险的影响更加剧烈。但究竟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声誉主要是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探究这个问题对于厘清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声誉风险来源从而使得其能更好应对声誉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二.声誉的概念和作用1.定义2.主体:1集资方2平台3.作用:1减少道德风险带来的成本2便于监管3长期的健康发展

三.声誉形成模式1.继承模式--余额宝2.实体金融转型模式--网上银行3.新建平台--P2P

四.声誉影响因素(一).商业因素1.规模因素2.交易手段(二).个人因素1.信任倾向2.感知风险(三).环境因素1.社交网络2.法律制度3.网络道德水平(四).技术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互联网金融尚属于新兴事物,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定义国内依然存在争议。迄今为止,大多数业界和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四种业务模式:第一类是银行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拓展支付业务;第二类是第三方支付以及在第三方支付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兴网络金融平台;第三类是网络信贷,即P2P网络借贷平台;第四类是众筹融资(孙国茂,2015)。本文讨论的主要属于前三类。 对于声誉及声誉管理研究有对于声誉理论的研究(李延喜,2010),有对于顾客视角的 B2C 电子商务企业声誉行声誉进行研究(周剑涛,2010),有对于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研究(陆岷峰,2010)。

有关互联网金融机构声誉的研究仅限于对网络银行的信任研究(王小燕,2010)以及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信任问题研究(王曙光,2014)。但尚未有直接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声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论文。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022年12月31日 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初步确立论文选题。

2.2022年1月4日-2022年1月10号,确定论文题目,并撰写开题报告。 在此期间,查阅大量文献,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的论文题目,认真填写开题报告,并于2022年1月10日提交开题报告。

3.2022年1月20日至2022年3月30日:放寒假及实习期间,完成外文材料的翻译,收集资料,草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纲,并提交论文指导老师审定。 3.2022年4月1日-2022年4月20号,提交论文提纲、初稿。 2022年2月10号之前论文提纲,4月15日提交论文初稿以及20篇左右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小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网络银行顾客信任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10(09)

[2]周剑涛.顾客视角的B2C电子商务企业声誉测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3)

[3]王曙光,孔新雅,徐余江.互联网金融的网络信任:形成机制、评估与改进--以P2P网络借贷为例[J].金融监管研究.2014(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