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互联网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随着这种新媒介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传统金融仿佛也迎来了发展的新热潮。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
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它把人类推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到来的前沿。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定义、背景等方面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案与对策。
本文主要研究在互联网金融形势下出现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以期能够达到防范和规避互联网金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风险。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识别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风险: 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Kim(2005)指出电子商务的在线交易包含许多第三方信用机构的服务,包括: 银行信用卡授权机构消费者在线隐私保护机构和消费者的信心组织,并介绍了eBay公司的第三方支付服务 ;RichardWalton(2005)讨论了B2C电子商务中的保险问题。
国内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研究起步晚,成果较少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表现为从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识别问题进行研究:
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和网络借贷方面 对于第三方支付,郭世邦(2013)认为由于网上支付行为的隐蔽性和网上交易记录的缺失,第三方支付构成对反洗钱体系的冲击 ;王振(2011)等对第三方支付带来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洗钱风险的政策建议 ;谢凯(2011)等指出了客户支付资金流向带来的风险隐患,提出了对客户资金风险防范的措施 ;对于网络借贷,杨凯生(2013)认为在互联网金融的投资理财类业务中,缺乏对有关产品严禁变相吸收存款的规定,缺乏对其资金来源及应用的严格要求及监督办法,也没有针对其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手段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主要将从三方面来研究撰写:
第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概述(包括背景、发展态势);
第二方面: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取个别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多层次、多角度);
5. 参考文献
[1]WALTONR. Low-cost Assurancefor B2CE-commerce[J]. Computer Fraud&Security,2005( 10) :4-6.
[2]KIMDANJ,SONGYONGI,BRAYNOVSB,at al. AMultidimensional andContent Analysesof AcademiaPractitionerPerspectives[J]. DecisionSupport Systems,2005.
[3]郭世邦. 银行如何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J]. 卓越理财,2013( 3) :46-4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